顱內感染是一種嚴重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也是神經外科術後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在神經外科治療中,醫生有時需要進行有創性操作,這時一些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支原體、衣原體、黴菌、立克次體等就可能入侵中樞神經系統,引發顱內感染並導致一系列症狀。
顱內感染的症狀主要包括髮熱、全身不適、嗜睡、四肢痠痛等,嚴重病例可能出現抽搐、失語、精神異常、智力障礙、肢體偏癱,甚至昏迷。其他症狀還包括頭痛、嘔吐、頸項強直和腦膜刺激徵。一些嚴重病例或者治療延誤的患者可能發展為大面積腦實質感染、炎性腦水腫,甚至腦幹感染,危及生命。
臨床上,診斷顱內感染主要依據以下幾個標準:1.患者出現高熱、頭痛、頸項強直等顱內感染的症狀和體徵;2.腦脊液檢查顯示白細胞計數>0.01X109/L,以多核細胞增高為主,腦脊液中的糖<2.25mmol/L、氯化物<120mmol/L;3.腦脊液細菌培養結果呈陽性;4.有確切的感染原因,如腦脊液漏等。只要符合第3條標準,就可以確定診斷。如果腦脊液細菌培養結果為陰性,還需要綜合考慮其他因素。
由於血腦屏障的存在,顱內感染比較難以治療,常規藥物難以到達顱內發揮作用。尤其是一些患者因處置不當或者治療延誤,最終可能發展為耐藥菌感染,對這些患者來說,常規的抗感染治療已無能為力。因此,尋找適當的治療方法尤為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