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晚上無法入睡,就會開始胡思亂想,懷疑自己是否患有抑鬱症。然而,實際上無法入睡並不一定代表抑鬱症。
在軀體症狀群的抑鬱症患者中,在病情發作期間通常會表現出一些睡眠障礙,例如入睡困難、淺睡眠、多夢以及早醒後難以再次入睡等。特別是頻繁早醒且隨後無法再次入睡,這常常是抑鬱症患者睡眠障礙的典型表現。
然而,無法入睡並不一定意味著抑鬱症,因為導致無法入睡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 精神過度緊張、壓力過大等導致的應激性失眠:白天過度緊張、壓力過大,或出於某種原因過度興奮、激動,以及對某件事情過度關注或恐懼等,都會導致大腦皮質的交感神經處於持續興奮狀態,從而造成應激性失眠,無法入睡。這種情況通常可以透過自我緩解,通常不需要治療。
2. 焦慮症、抑鬱症、器質性疾病等導致的睡眠障礙:焦慮症或抑鬱症患者在面對負面精神刺激時,會導致大腦皮質功能紊亂,造成腦細胞代謝失調,從而導致睡眠障礙。此外,如果身體出現器質性疾病,如嚴重的心肺疾病或腫瘤等,導致全身明顯不適,也會引起無法入睡。
3. 睡眠環境不適導致的睡眠障礙:例如臥室環境嘈雜或換了新環境無法適應等,也可能導致無法入睡。
因此,無法入睡的原因有很多,而抑鬱症只是其中之一。要確定是否患有抑鬱症,關鍵還要參考抑鬱症的診斷標準。
抑鬱症的核心症狀並不在睡眠方面,而是在心境和情緒方面。抑鬱症的核心症狀有兩個,一箇是持續的情緒低落,另一箇是持續的興趣減退。如果出現其中一種症狀,應考慮抑鬱症的可能性,特別是這些症狀持續兩週以上仍無緩解,需要引起重視。
此外,臨床上一般認為,除了符合上述兩個核心症狀外,還需要至少兩個附加症狀(如注意力下降、自我評價和自信下降、自罪觀念和自我價值感降低、悲觀、自殺或自傷行為、睡眠障礙、食慾減退等),才可能被診斷為抑鬱症。
顯然,睡眠障礙只是抑鬱症的一箇附加症狀,而且部分抑鬱患者可能睡眠情況較好。因此,無法入睡並不一定就是抑鬱症。如果長期無法入睡,對正常工作和生活產生影響,一定要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必要時,還需要排除器質性疾病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