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來說,國際疾病診斷與分類標準中並沒有包含假性抑鬱症這個名稱。所謂假性抑鬱症是指一種不典型的抑鬱症,雖然患者具有抑鬱的情緒和某些症狀,但無法滿足抑鬱症的診斷標準,或者是由於受到某些刺激引起,且持續時間較短。
抑鬱症通常表現為對任何事物失去興趣、持續低落的心情、食慾減退、焦躁不安,甚至會有自殺、自殘的念頭。然而,有些人在精神狀態良好的情況下,主要表現出明顯的身體症狀。臨床上,稱之為假性抑鬱症。假性抑鬱症是與真正抑鬱症有所區別的一種表現形式,在進行量表檢測時並不歸入抑鬱症範疇。
假性抑鬱症通常是由某個事件觸發引起的抑鬱情緒,比如家人去世、工作失誤、某些不愉快的事情等。這種情緒低落和壓抑只持續一段時間,程度並不嚴重。一旦事件解決(比如找到工作)或減輕後,這些表現也會減輕。在發作時,它們類似於抑鬱症,可以視為假性抑鬱症的症狀之一。
此外,早期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患者可能會表現出逐漸不夠積極、性格變得沉悶、言語減少的狀態。而在抑鬱症發作時,患者則會表現出言語和行動減少的特徵。然而,隨著痴呆症狀的進一步發展,其他表現也會更為突出,情緒體驗也不像抑鬱症那樣明顯低沉和低落。這也是假性抑鬱症的一種表現形式。
真正抑鬱症和假性抑鬱症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持續性。要確定是假性抑鬱症還是真正抑鬱症,建議前往醫院諮詢專業的心理精神科醫生以明確診斷,因為有些假性抑鬱症可能需要抗抑鬱藥物治療。
參考文獻:
[1] 章洪流, 王天芳, 等. 抑鬱症中醫證型的近10年文獻分析[J].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5, 28(3):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