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是一種影響情緒正確感知的疾病,導致快樂、興奮、悲觀和痛苦等情緒的喪失。對於輕度抑鬱症患者來說,可能存在自愈的可能性,但對於中度和重度抑鬱症患者來說,很難自我康復。
在臨床上,根據抑鬱症的症狀表現,可以將其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對於中度和重度抑鬱症患者來說,選擇靠自己在家休息來治療,期望疾病能夠自然消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相反,這樣做可能會導致情緒逐漸惡化。
大多數抑鬱症患者一直處於內心的衝突和抑鬱、焦慮的狀態中,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病情。在發病時,許多患者可能無法忍受抑鬱症帶來的摧殘,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選擇自殺。
因此,如果發現自己患有抑鬱症等精神心理疾病,最好的方式是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治療。早發現、早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預後。
當然,對於輕度抑鬱或輕度抑鬱症患者來說,是有可能自愈的。輕度抑鬱症只表現為心情低落、委屈、失去興趣、食慾下降、失眠、不願活動和腦力遲鈍等,外表上很難被察覺。由於這種低落情緒與一般人在遇到不良心理刺激後短暫的消沉相似,所以容易讓人誤以為抑鬱症只是一時的“心情不好”。
這些患者如果能意識到自己正處於輕度抑鬱狀態,並願意主動改善和調整情緒,注意自己的內心想法,積極向親友表達來緩解和釋放壓力,積極參加有氧運動、聚會、聽音樂等積極的活動來啟用情緒,以及不斷給自己良好的心理暗示,透過時間的推移和自我關注,是有可能自愈的。
參考文獻:
[1]張駿,樊稼軒, 等.抑鬱症就是心情不好嗎[J].健康博覽. 2020,2: 8-10
[2]王榮華.好心情與吃有關[J].開卷有益(求醫問藥). 2019,2: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