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是一種情感障礙性疾病,由多種因素引起。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競爭壓力的增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面臨壓力,身心健康可能受到影響。而抑鬱症被認為是最為折磨人的心理疾病之一。
抑鬱症一直是醫學界的難題,許多患者需要透過藥物進行治療和控制。然而,即使透過藥物治癒的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復發機率。例如,當患者再次受到某種刺激時,很容易導致抑鬱症再次發作,並且發作的程度會越來越嚴重。
抑鬱症是一種高度複發性疾病,有研究表明覆發率超過50%。藥物維持治療可以減少復發,尤其適用於過去有發作史、家族史、女性、伴有嚴重軀體疾病和精神壓力大等高危人群。
因此,多數醫生建議首次抑鬱發作維持治療需要4~6個月。如果患者有多次復發的情況,特別是發作起始於青少年、有家族史、伴有精神病性症狀、病情嚴重、自殺風險高的患者,維持治療需要2~3年。
如果抗抑鬱治療時間過短,復發的機率明顯增加,抑鬱症的發作次數增加,病程也會延長,這都會影響預後。抑鬱症的復發次數會變得更加頻繁,發作時間也會變得更長。多次復發的患者可能出現慢性化情況,緩解率明顯降低。抑鬱症的自殺率高達10%~15%,比例相當高。
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如果疾病持續時間較長且比較嚴重,可能會導致不可逆的腦神經損傷,同時情緒也會與之前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
因此,一旦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患上抑鬱症,務必及時就醫,早期治療可以避免更加嚴重的後果發生。
參考文獻:
[1]劉丹.抑鬱症[J].中國醫藥導報.202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