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染後出現持續低燒
在急性傳染病恢復後,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尚未恢復,會出現持續低燒症狀。
2、鏈球菌感染後狀態
許多患者在呼吸道感染後會出現持續性低熱燒,血液檢查常見血沉加快,透過使用水楊酸、青黴素、小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可以迅速緩解症狀,這種低熱稱為鏈球菌感染後狀態。
3、器質性低熱
指類似結核性低熱及一些慢性感染病灶存在時產生的低熱。其他疾病如甲亢、腫瘤和白血病等也可能引起持續低燒。
瞭解了引起持續低燒的原因後,接下來來探討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1、適當補充水分
當持續低燒時,由於身體出汗,將熱量排出體外,如果體內水分流失過多而未及時補充,低燒難以退去。因此,補充水分非常重要。
2、補充營養至關重要
很多人認為生病時腸胃功能較差,只需要吃些簡單的食物即可。然而,低燒患者同樣需要補充營養。例如,米湯、清湯或牛奶等清淡食物,還需要及時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魚、肉、蛋類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以提高抵抗力。
3、使用冰枕和溫水擦拭
低燒也屬於發熱的一種,患者可以使用冰枕睡覺,同時用溫水擦拭身體,多次擦拭以使體溫恢復正常。
4、注意更換衣物
患者應經常更換衣物,因為衣物上可能滋生細菌。更衣時要快速行動,以避免再次著涼,保持室內溫暖。
5、注意便祕和顫抖等症狀
便祕可能由低燒引發高燒,所以在無法排便時,可食用通便水果和蔬菜,按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以促進排便。經常發抖和顫抖可能是發熱的預兆,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特別注意,最好不要讓患者外出,保持溫暖並安靜休息。如果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就醫。
相信對引起持續低燒的原因有了一定瞭解,並掌握了一些處理低燒的小方法。當真正出現低燒時,患者要保持冷靜,首先嚐試這些小方法降低體溫,但如果長時間不能退燒,就應立即就診,必要時服用藥物來控制疾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