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沒有腫瘤家族史的患者,腸息肉切除後複查時間的確定通常根據以下幾個因素:
1、息肉的病理型別;
2、息肉的大小;
3、息肉的數量。
超過95%的息肉都屬於增生性或腺瘤性息肉。其中,臨床上最常見的是腺瘤性息肉。下面,將以最常見的腺瘤性息肉為例來科普一下何時需要進行腸鏡複查。
如果活檢結果顯示為腺瘤性息肉,那麼需要根據其大小和病理組織學表現將息肉分為不好的和相對較好的息肉。
不好的息肉包括以下任何一種情況:
管狀腺瘤直徑≥10mm或者具有絨毛狀組織學特徵的腺瘤,或者出現重度不典型增生。
首次監測- 對於這類患者,應在切除息肉後的3年內進行首次結腸鏡檢查。對於直徑超過20mm的腺瘤,應在6個月後再次進行結腸鏡檢查。
隨後的監測- 如果第一次監測結腸鏡檢查結果正常,或者僅發現一到兩個直徑小於10mm的管狀腺瘤,下一次監測結腸鏡檢查可以在5年後進行。
如果發現3-4個直徑小於10mm的管狀腺瘤,下一次結腸鏡檢查應在3-5年內進行。
如果再次出現上述不好的腺瘤,或者發現5至10個直徑小於10mm的腺瘤,下一次結腸鏡檢查應在3年內進行。
對於良好的息肉- 如果在結腸鏡檢查中僅發現一到兩個直徑小於10mm的管狀腺瘤,應在7至10年內進行第一次結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