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臟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位於左上腹部。正常情況下,無法觸及脾臟,但只要肋緣下能觸及到,說明脾臟至少已經增大1倍。
肝病發展到一定程度會導致肝硬化和門脈高壓。脾臟腫大,就是肝硬化的常見併發症。原因是肝臟密度增加導致血液返迴流阻力增加,使血液被迫推向脾臟,導致脾臟負擔加重並引起腫大。
脾臟腫大會導致脾功能亢進。脾臟是破壞壞死血細胞的地方,當脾臟功能過強時,會破壞正常血細胞。臨床上表現為外周血白細胞、血小板和紅細胞數量減少。因此,切除過度活躍的脾臟可以避免血細胞減少。
脾臟具有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的作用。運化水谷是指脾將飲食物轉化為微粒並將其分配到全身;運化水液是指脾能及時將吸收的飲食中多餘的水分轉運至肺和腎,透過肺、腎的功能將其轉化為汗和尿液排出體外。脾的運化功能對整個人體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然而,脾臟被切除後可能會影響消化能力,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引發消化不良和腹瀉等問題。
此外,脾臟是一箇免疫器官,脾臟切除後免疫功能可能會下降,相對於普通人更容易感染。因此,出現腹瀉的人可能是由腸道感染引起的,包括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
脾臟切除術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充足休息。術後早期易疲勞,適量活動有助於恢復體力和改善疲勞症狀,步行是最佳方式。在鍛鍊時不要過度,保證充足休息和睡眠。
2. 補充營養。脾臟切除術後,機體免疫功能顯著下降,患者應逐漸增加飲食,多食用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瘦肉、蛋、雞、魚、乳製品和豆製品等。應少食多餐,細嚼慢嚥,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營養均衡;應避免吸菸、喝酒、咖啡、濃茶、碳酸飲料和辛辣食物;忌飽食、硬食和生冷食物;限制脂肪攝入量。
3. 防止感染。術後要注意傷口護理,按時更換藥品、消毒,儘量避免碰水。此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強感染預防,避免過度勞累、避免受涼,以免呼吸道感染。還要注意飲食衛生、個人衛生和適量鍛鍊等。
4. 預防血栓形成。脾切除術後,體內血小板含量會上升,使機體處於高凝狀態,容易形成靜脈血栓。因此,術後應密切監測血小板,必要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