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口氣酸臭且伴有食慾不振、胃脹腹脹等症狀,表明腸胃出現積滯現象。這是由於脾胃功能減退,無法及時將食物消化轉化為養分,導致食物在胃腸道滯留的結果。經過一段時間,未消化的食物會產生酸腐氣味,隨著胃氣上逆傳至口腔,從而引發口臭。
當口臭呈現惡臭且類似大便味道時,說明患者患有胃熱症狀。胃熱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由於酗酒、嗜辣食物、過食油膩食物等引起火熱;或者是氣滯、血瘀、痰溼、食積等導致的熱能鬱結。胃熱會伴隨胃脘部的灼熱劇痛、口渴偏愛冷飲、消谷善飢等症狀。如果胃火隨胃氣上逆,除口臭之外,還可出現牙齦腫痛、鼻血流出等症狀。下焦的症狀則有便祕和尿黃。
胃熱與胃陰不足這兩個概唸經常被混淆。它們最根本的區別在於胃熱屬於實證,而胃陰不足屬於虛證。另外,脾喜燥而胃喜潤。當胃陰不足時,人會表現為食慾減退,吃不下東西;而胃熱則相反,患者食慾大增,易飢餓。
胃實熱的症狀包括灼熱感的胃痛、渴望喝冷飲、便祕、舌頭偏紅且有厚厚的黃色苔。而胃虛熱的症狀是胃痛隱隱作痛、常常乾嘔、口乾舌燥、渴望喝水但不一定是冷水、大便乾結,舌頭偏紅且少有苔或無苔。
因此,許多口臭問題無論使用怎樣好的牙膏、多麼頻繁地清潔口腔,都無法改善,這是因為很多口臭並不是牙齒不潔所致,而是與脾胃有關。
針對口臭問題的治療方法涉及脾胃調理,雖看似簡單,但需要從生活中注意飲食和作息習慣。畢竟,要好好對待胃,例如少食辛辣刺激食物,不熬夜,保持情緒良好。可以食用一些酸奶來促進腸胃消化,每天保持通便。還可以購買一些藥店裡的中成藥來治療脾胃不和,從根本上調理脾胃。一旦脾胃健康,口臭症狀自然會消失,而且脾胃健康的人也不易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