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兒童出現斜視的原因各不相同,導致眼睛無法協調運動,使兩隻眼睛不能同時注視同一物體,這就是所謂的斜視。斜視是兒童中常見的眼部疾病之一,不僅影響外觀美觀,還會對孩子的視力造成影響。
斜視分為共同性斜視和麻痺性斜視兩大類。共同性斜視的主要臨床特徵是眼球無運動障礙,第一和第二眼位斜視度相等;而麻痺性斜視則表現為眼球運動受限、複視,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外傷或全身性疾病所致。
外斜和內斜是斜視的兩種表現形式,通常所說的“斜白眼”就是指外斜,而“鬥雞眼”則是指內斜,兒童斜視主要表現為內斜。
為了預防嬰兒斜視,濟南華視眼科醫院的王利華教授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 經常變換寶寶的睡姿,左右輪流,可讓寶寶的眼球不再頻繁只轉向一側,從而避免斜視的發生。
2. 寶寶小床上懸掛的彩色玩具應遠離寶寶,至少50釐米以上,並且應該在多箇方向懸掛,避免孩子長時間只注意一箇點導致斜視。
3. 避免讓嬰兒在搖籃中停留時間過長,父母應該時常抱起孩子走動,讓孩子對周圍環境產生好奇心,增加眼球的運動,提高眼肌和神經的協調能力,預防斜視的發生。
斜視必須及早治療。許多家長錯誤地認為斜視只會影響孩子的外貌,等到孩子長大後會自然好轉,但這是錯誤的觀點。一旦發現孩子患有斜視,家長應及早進行診治,否則會給孩子留下終生遺憾。
一般來說,人的視覺發育從出生後的3個月開始,一直延續到大約8歲左右。在2歲以前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關鍵期。如果及時治療,能夠幫助孩子矯正眼位,提高視力,為其提供良好的發育條件。相反,如果錯過了治療時機,就會導致弱視,使孩子的正常視覺功能無法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