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內通常會有一小部分關節液存在,因此在膝關節的核磁共振報告中,常常會出現少量積液的結論。這並不是什麼需要擔心的問題。
(1)膝關節本身具備吸收多餘積液的能力,這些少量積液經過休息後會逐漸被吸收。換句話說,這些少量積液往往是由於過度活動所致,經過休息後會自行消除;
(2)放射科醫生通常會在結論中寫關節少量積液,有時膝關節片子顯示沒有明顯異常,但放射科醫生仍需給出一箇結論。因此,即使膝關節核磁共振片子完全正常,放射科醫生也會象徵性地寫上關節少量積液的結論;
(3)臨床醫生並不會過多關注這些少量積液,更注重的是膝關節是否存在實質性結構損傷,即關節積液的原因是什麼;
(4)實際上,真正需要引起重視的是肉眼可見的膝關節腫脹。只有當裸眼觀察下膝關節出現腫脹(與健康膝關節相比),才需要關注,並仔細尋找原因。至於核磁共振報告上少量積液的說明,可以不予過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