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傳統中醫理論,生薑被認為具有溫胃降逆、和胃止吐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各種嘔吐症狀。研究顯示,生薑可以抑制早期妊娠嘔吐反應並改善食慾,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一些地區的孕婦習慣飲用薑湯。對於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來說,當胃部受涼後容易出現嘔吐症狀,而生薑的辛溫性質則可以止吐,因此被視為治療這類嘔吐的良藥。若將生薑與半夏一同應用,可增強止吐效果。儘管生薑主要用於治療因胃部受寒引起的嘔吐,然而對於熱性嘔吐,生薑也可與其他藥物配伍治療。例如,當患者嘔吐物呈黃綠色苦水並伴有口乾、口苦、口臭、小便偏黃等症狀時,可搭配使用生薑、石膏和黃連,以中和生薑的溫性,發揮生薑止吐的作用,從而快速緩解嘔吐症狀。
姜被形容為食物中的長者和陽性使者。與美味相比,輕浮的味道顯得相形見絀,所以往往需要使用美味來去除腥味和羶味。姜總是以其微小的體積在大鍋菜或大鍋湯中起到總攬全域性和穩定軍心的作用,但它的味道總是在若隱若現中飄蕩。有時,姜與某些食材的結合會使人覺得組合完全不搭配,然而姜的堅定和自信會與那些看似不相干的食材碰撞出異常美妙的火花。比如,番禺沙灣鎮人所創造的牛奶和薑汁的組合,如果仔細想一想,要讓這兩種食材搭配起來,除非是誤打誤撞,否則會令人難以置信。據說這是一種治療風寒的配方,因為老人和小孩無法直接飲用辣薑汁,所以用牛奶來緩解味道。沒想到的是,牛奶遇到薑汁後瞬間凝結成布丁狀,吃起來沒有姜的辣味,只有姜的香氣。可見,姜的確是食物中一位深藏不露的尊長和扶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