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蛋白尿的腎病患者“清淡飲食”指的是什麼?

針對腎病患者的飲食,醫生通常會要求患者保持“清淡”。很多患者對於什麼才算是“清淡飲食”並不清楚。

首先,低鹽是基本要求。對於正常人來說,每天鹽的攝入量應該控制在6克以內。而對於腎病患者來說,攝入量應該更低一些,控制在5克以內。如果合併有高血壓或中度水腫等症狀,並且沒有真性缺鈉情況,就需要更嚴格地限製鹽的攝入,每天控制在2-4克。

其次,腎病患者可以適量吃肉,但要選擇少肥少內臟的肉類。腎病患者需要優質低蛋白飲食,而動物肉類大多屬於優質蛋白食物。所以患者不是不能吃肉,而是應少吃肉。在動物肉類中,淡水魚和禽類肉屬於白肉,是優質蛋白,應優先選擇。而像豬肉、牛肉和羊肉這些紅肉則應少吃。此外,也要少吃肥肉和動物內臟,減少脂肪的攝入。

再次,飲食中油脂的攝入要少,最好選擇植物油為主,儘量減少或不使用動物油。同時也應少喝高嘌呤含量的肉湯。

烹飪方式方面,應多采用清蒸、清煮、白灼和快炒等方式,儘量避免頻繁食用口味重的燒烤食品。這些烹飪方式既能保留食物的原味和營養素,又能減少油脂、鹽和糖的攝入。

在主食選擇方面,肥胖代謝綜合徵和糖尿病越來越多,這些疾病都與過多食用細糧有關。根據膳食指南的建議,平時應選擇粗糧與細糧搭配食用,例如玉米、全麥粉和蕎麥搭配米麵等。

蛋奶類食物可以適量多吃。相較於淡水魚和禽肉等優質蛋白質,雞蛋和牛奶是更好的優質蛋白質食物,尤其適合需要清淡飲食的腎病患者食用。

此外,瓜果蔬菜在腎病患者的飲食中也不可缺少。很多患者只注重三餐主食和肉食的攝入,而忽略了水果蔬菜的重要性。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能夠補充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還能促進腸道蠕動,改善腸道功能。除非存在血糖升高或高鉀的風險,絕大多數腎病患者都可以正常食用各種瓜果蔬菜,並且應保證每天都要攝入。

更多推荐

孩子是胃食管反流嗎?有'返流” 怎麼辦?

胃食管反流,即胃內食物或奶水等逆流到食管、咽部和口腔。返流的原因非常複雜,兒童中生理性反流較為常見,出生後的前6個月內發生率高達65%,主要症狀包括溢奶、反流、吞嚥困難、嘔吐等,尤其在餵奶後症狀更為明顯,部分嬰兒還會出現夜間睡眠不穩和嗆咳的情況。非典型表現包括拒食、吞嚥困難、餵養困難、生長髮育遲緩,特別是慢性咳嗽、夜間...

踝關節扭傷就醫前的處理原則

如果發生踝關節扭傷,應立即就醫,並在就醫前進行緊急處理,遵循RICE原則。這一原則是踝關節扭傷的經典緊急處理方法。首先是休息(Rest):停止活動,以減少進一步損傷。其次是冰敷(Ice):在傷後48小時內,使用冰敷降低受傷部位的溫度,減輕炎症反應和肌肉痙攣,緩解疼痛,並減輕腫脹。再次是加壓(Compression):使...

踝關節為什麼愛受傷?

足踝扭傷是指踝關節周圍的韌帶受損,外側韌帶損傷更為常見。踝關節由脛骨、腓骨遠端和距骨構成,內外踝和脛骨後緣形成踝穴,距骨上面的關節面位於踝穴內。由於踝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踝關節在跖屈時更容易發生內翻外翻扭傷。此外,由於外踝腓骨較長且踝穴較深,內踝脛骨較短且踝穴較淺,因此踝關節更容易發生內翻扭傷,而外踝韌帶包括距腓前韌...

什麼是性早熟?

性早熟是指男童在9歲之前,女童在8歲之前呈現第二性徵的現象。根據發病機理和臨床表現,性早熟分為中樞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中樞性性早熟又稱為真性性早熟,外周性性早熟又稱為假性性早熟。中樞性性早熟是指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PGA)的正常青春發育過程,在9歲之前啟動和成熟,導致生殖系統的過早成熟。具體而言,它是由下丘腦提...

孩子控制膳食平衡 科學餵養學問多

寶寶在6個月之後喝奶粉和母乳已經不能作為唯一的食物,需要逐漸新增輔食。輔食的新增包括半流食的粥和麵、菜泥肉泥、蛋類等,這些食物的作用逐漸變得更為重要,奶粉只是營養成分或飲食中的一部分。在新增輔食的過程中,要注重均衡膳食,科學餵養是必不可少的。新增輔食是一箇漸進的過程,有些孩子剛開始可能會不適應,可以嘗試傳統的新增蛋黃、...

寶寶厭食拉肚子,營養不吸收是根源

一些嬰兒可能出現嚴重的厭食症狀,對奶粉聞都不感興趣,更不願意喝。另外,一些嬰兒還會出現頻繁拉肚子的情況,嚴重時每天可能會拉七八次。這些問題對於很多媽媽來說是令人頭疼的。如果寶寶出現厭食問題,可以帶寶寶到兒保做營養問題諮詢,以確定是否存在消化問題。如果確認是消化問題,建議更換適合的配方奶粉,因為不合適的奶粉可能引起過敏、...

小兒消化系統有問題,膳食均衡是關鍵

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包括嘔吐、腹瀉和厭食。孩子如果進食不良,可能會導致腹脹、腹痛,從而影響睡眠質量。消化系統問題不僅僅會表現在消化方面,還可能影響睡眠。腸道感染或吸收不佳會引發發熱和腹部疼痛。消化系統的一箇主要功能就是吸收營養。如果孩子的飲食習慣不好,或者長期食慾不振,偏食、過度食用零食,以及營養攝入不足,這些都會影響孩...

維生素D對兒童哮喘發病機制的影響及輔助治療方案選擇

作為一種類固醇激素,維生素D不僅對於骨骼和肌肉健康至關重要,還在骨骼外組織的代謝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在細胞分化、增殖和免疫調節等生理功能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研究表明,兒童血液中維生素D水平低與哮喘風險增高、症狀加重和肺功能下降密切相關。因此,維生素D已成為預防哮喘反覆發作、緩解症狀或改善肺功能、增強皮質激素抗炎作用的重...

消化系統有問題膳食均衡是關鍵

常見的消化系統問題包括嘔吐、腹瀉和厭食。孩子的飲食問題可能導致腹脹、腹痛,進而影響睡眠。消化系統問題不僅在消化方面表現,還可能影響睡眠質量。腸道感染或不良吸收可能引起發熱和腹痛。消化系統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吸收營養,如果孩子的飲食習慣不好,或長期沒有胃口,或偏食、頻繁食用零食,或營養吸收不均衡,都會影響孩子的體重。如果孩子...

兒童喘息規範化治療

“喘息性支氣管炎”或“喘息性肺炎”是醫生根據患兒症狀進行的臨床診斷,不是醫學上規範的診斷名詞。通常情況下,如果患兒咳嗽時伴有喘息症狀,醫生常常會給予患兒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炎”等,這是對毛細支氣管炎、可疑哮喘和兒童哮喘等喘息性疾病在某次喘息發作情況下的統稱。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在小兒呼吸道疾病中,喘息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較...

慢性咳嗽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慢性咳嗽是一箇較為廣泛的診斷,需要進一步細分以確定可能患有哪種疾病,例如可能是咳嗽變異性哮喘或過敏性鼻炎。在確定了患病種類後,醫生會制定相應的診斷和治療計劃,因此慢性咳嗽本身並無特定的治療方案。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口服治療、吸入治療以及區域性治療。在治療方法上,一般分為以下幾類:口服藥物治療,包括抗感染藥物和抗過敏藥...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