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溼熱侵襲或飲食不當,可導致內臟脾胃受傷,產生溼熱之邪。溼熱進一步侵襲膀胱,引發疾病,即膀胱溼熱。其主要症狀包括尿頻、尿急、尿排量減少伴疼痛、尿呈黃赤色或帶血、舌紅苔黃、脈速等。有些人利用三金片治療下焦膀胱溼熱引起的尿路感染。
實際上,人體有兩個穴位可以取代三金片,治療膀胱溼熱引起的尿路感染,即大敦穴和委中穴。
大敦穴位於足大趾背肌豐滿處,汗毛密集,形狀像土堆,因此得名。大敦穴是足厥陰肝經的井穴,肝經經過生殖器,井穴具有良好的瀉熱作用。因此,針刺大敦穴放血可以有效清除下焦膀胱的溼熱,治療尿路感染。
委中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合穴,委指堆積,中指氣血在穴位中彙集,寓意膀胱溼熱在此處集聚。穴位名稱意味著可以透過在委中穴刺血和拔罐,疏通太陽經氣,排除血分中的熱邪,清利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