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度幾才算發燒

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即為發燒,分別以腋溫超過37℃、口溫超過37.2℃和肛溫超過37.7℃為界限。對於發燒患者,可以選擇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的方法。

發燒通常是因為機體被病毒或細菌侵襲,導致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進而引起調節性體溫升高。腋溫的正常範圍為36-37℃,口溫的正常範圍為36.3-37.2℃,肛溫的正常範圍為36.5-37.7℃。因此,當腋溫超過37℃、口溫超過37.2℃或肛溫超過37.7℃時,就可以認為是發燒了。

發燒患者需要注意口腔的護理。發燒時,唾液分泌減少,口腔黏膜乾燥,抵抗力下降,有利於病毒和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容易引發口腔感染,導致咽痛和咳嗽等症狀。建議患者在晨起、餐後和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另外,鼓勵患者多飲水,每天建議攝入3000ml水分,以補充發燒消耗的水分,並促進毒素和代謝產物的排出。患者在發燒期間可以攝入含有蛋白質的食物,例如雞肉、魚肉和豆製品等。而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應避免攝入,以免刺激咽喉部黏膜,導致咽痛等不適症狀加重。

對於持續發燒3天且症狀未緩解的患者,建議前往醫院內科就診,進行血常規等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體溫超過38.5℃的患者需要臥床休息,而低燒患者則可適度減少活動,進行適當休息。

更多推荐

退燒片學名叫什麼

退燒片是一種常見的中成藥,俗稱感冒退燒片,被醫學界稱為規範用法。退燒片主要適用於內熱外感風寒引起的四肢痠懶、發熱怕冷、鼻流清涕、咳嗽咽癢等病症。其成分包括板藍根、荊芥穗、拳參、葛根和柴胡等,這些藥材配伍後具有清熱散風、解表的功效。當患者出現以上症狀並且體溫超過38.5℃時,可以服用感冒退燒片來降溫,前提是不對藥物成分過...

退燒顆粒有哪幾種藥

治療發熱有規範用法,稱為退熱。退熱顆粒有多種型別,可以分為成人和兒童使用的兩種。例如,布洛芬顆粒和小兒豉翹清熱顆粒。需要謹慎使用。發熱的標準是口腔體溫≥37.3℃或腋下體溫≥37℃。此時,機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失去了平衡。在發熱後,不論是成人還是兒童,如果處於低熱狀態,可以採用物理降溫治療,如貼退熱貼、溫水擦浴等。當...

退燒後吃什麼藥鞏固

醫學上對於退燒的正規用語是退熱。在機體退熱後,患者還需要根據發熱的原因和症狀進行藥物鞏固治療。例如,如果感染是由細菌引起的,需要服用抗感染藥物如頭孢克肟片鞏固治療。如果還有咳嗽症狀,需要服用止咳藥物。發熱症狀可能出現的原因是機體產熱增多或者散熱減少。如果發熱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退熱後還需要治療病因並鞏固治療,可以服用類...

退燒的大白片藥叫什麼名字

在醫學上,規範的用語是“退熱”,目前臨床上有多種大白片藥物可用於退熱,其中包括布洛芬片、對乙醯氨基酚片、安乃近片、吲哚美辛片等。在使用時要注意區分。布洛芬片是一種白色片劑,平時可用於減輕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還可用於緩解關節痛、神經痛、肌肉痛、偏頭痛、頭痛、痛經、牙痛等中度疼痛。對乙醯氨基酚片也是白色片劑,可...

退熱栓和布洛芬交替使用間隔多久

退熱栓一般指對乙醯氨基酚栓或複方小兒退熱栓,布洛芬則指布洛芬口服製劑。這兩種藥物通常需要間隔4-6小時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栓的主要成分為對乙醯氨基酚,是一種乳白色或微黃色栓,可以治療兒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還可以緩解輕度至中度疼痛,如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和神經痛。該藥通常透過直腸給藥,在1歲至6...

退熱選布洛芬還是芬必得

芬必得是布洛芬的商標名稱,因此布洛芬和芬必得屬於同一種藥物。在出現發熱的情況下,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使用布洛芬口服劑來退熱,這是一種解熱鎮痛藥。布洛芬口服劑包括片劑、膠囊和混懸液等多種劑型。通常,布洛芬口服劑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可用於緩解輕度至中度的頭痛、關節痛、偏頭痛、牙痛、肌肉痛、神經痛、痛經,並且也可用於緩解普通感...

突然發燒怎麼辦

發熱是臨床上描述體溫升高的常用術語,對於突然發熱的患者,可以採取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的方法來緩解症狀。在選擇降溫方法時,需要考慮發熱的原因,並相應地進行治療。一、物理降溫:當體溫不高時,可以選擇物理降溫的方法。其中,蒸發水分和酒精散熱是常用的方法。例如,可以試用退熱貼、溫水擦浴或酒精擦浴來緩解發熱症狀。在進行酒精擦浴時,...

頭暈身體發熱四肢無力

如果出現頭暈、身體發熱、四肢無力的症狀,可能與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腦膜炎、中暑有關,建議明確診斷後再進行相應的治療。1、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免疫力低下導致病原菌侵襲機體,若病原菌進一步侵襲腦部神經,可能引起腦神經紊亂導致頭暈,同時也會對體溫中樞造成紊亂導致身體發熱。此外,感染後機體代謝增強,可能導致乳酸堆積和能量消耗,...

頭暈怕冷四肢無力又沒發燒是怎麼回事

如果出現了頭暈、怕冷、四肢無力的症狀,而又沒有發燒,可能是由於以下原因引起的:一是上呼吸道感染,病原體的侵襲導致中樞神經紊亂引起頭暈,血管的收縮導致供血不足引起怕冷,機體新陳代謝增強引起乳酸堆積和能量消耗導致四肢無力;二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長期高壓環境使植物神經失調,腦血管收縮導致頭暈,全身血液供應不足引起怕冷和四肢無...

受涼發燒的原因

發燒,又稱發熱,在臨床上常見於受涼引起的情況,通常與外界刺激和寒氣阻止經脈有關。建議患者合理使用藥物治療,以避免藥物不適用於病情的情況,這可能會影響治療效果。受涼通常是由於感受到風寒引起的,對於人體來說,這是一種外界刺激。當人體的免疫系統受到刺激後,會產生防禦反應。在防禦反應的過程中,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體溫調定...

手腳涼身體熱發燒怎麼辦

手腳涼身體發燒是常見情況,在臨床上可透過保暖、物理降溫和藥物治療進行改善。治療期間應調整飲食結構,保持清淡飲食,有助於身體儘快恢復。1、保暖:當患者出現發熱但手腳冰涼的情況時,應注意做好手腳部位的保暖工作,如蓋好被子、戴好手套等,有助於區域性熱量的積聚,可以緩解手腳冰涼的症狀。2、物理降溫:若自身出現發熱情況,體溫尚未...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