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度半一般指的是37.5℃。口溫或腋溫達到37.5℃,一般視為輕度發燒,而肛溫37.5℃則不算髮燒。發燒是指機體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通常發燒是由病毒或細菌侵襲機體引起的,導致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而引發的調節性體溫升高。臨床上,腋溫正常範圍為36-37℃,口溫正常範圍為36.3-37.2℃,肛溫正常範圍為36.5-37.7℃。因此,透過口溫或腋溫測量,37.5℃已經超出正常範圍,屬於發燒;而透過肛溫測量,37.5℃仍在正常範圍內。
對於37.5℃發燒的患者,可以選擇物理降溫方法,如區域性冷敷。可以將冷毛巾或冰袋放在頭部或腋窩等血液迴圈較好的部位來降溫。使用冰袋時應用毛巾包裹以避免對面板造成凍傷。如果物理降溫效果較差或體溫持續上升,可以依醫囑選擇藥物降溫,如布洛芬片或對乙醯氨基酚片等。這些藥物可以降低體溫調節中樞的興奮性,並透過擴張血管和促進出汗等方式促進散熱,達到降溫的目的。
在實施降溫措施後的30分鐘內,應再次測量體溫,觀察效果。降溫時,患者應多飲水,建議每天飲水量為3000ml,以補充因發燒而消耗的大量水分,並促進毒素和代謝產物的排出。如果持續發燒3天未見緩解,建議前往醫院內科進行血常規檢查以明確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