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是一種常見疾病,也被稱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或股骨頭無菌性壞死。它是由於股骨頭的血供受損或中斷,導致骨髓成分及骨細胞死亡,進而引起股骨頭結構改變及塌陷,導致患者髖關節疼痛和功能障礙。股骨頭壞死是造成青壯年髖關節殘疾的常見原因之一。
股骨頭壞死的病因較多,可以分為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和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兩大類:
1、創傷性股骨頭壞死:這是由髖部外傷引起的股骨頭壞死,是股骨頭壞死的常見原因。股骨頭頸骨折、髖關節脫位以及髖部嚴重扭傷或挫傷都可以導致股骨頭壞死。
2、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這指的是沒有外傷因素參與的股骨頭壞死,包括激素性股骨頭壞死、酒精性股骨頭壞死以及減壓病、鐮刀細胞性貧血等導致的股骨頭壞死,還有一些原因不明的特發性股骨頭壞死。
導致股骨頭壞死的常見因素包括:
1、外傷引起的股骨頸骨折,破壞了股骨頭的血運,導致股骨頭壞死。
2、骨組織本身的病變,例如長期使用酒精或激素引起的股骨頭壞死,同時也影響了骨組織的再生修復能力。
3、兒童發育過程中出現的股骨頭發育不良、股骨頭骨骺壞死,也稱為兒童股骨頭壞死,容易導致扁平髖。主要臨床表現為髖部疼痛、髖部活動受限,以及股骨頭變形、塌陷和鈣化的影像學表現。
目前主要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方法首先需要停止高危因素的影響,例如停止使用激素或大量飲酒。其次,可以透過生物反應促進骨再生和病變組織的修復,使其恢復承重能力,防止股骨頭的變形和塌陷。同樣重要的治療措施是減輕髖關節負荷,減少負重。必要時可以使用助行器來行走,分次行走,但必須避免劇烈運動或跳躍。在病變進展期,可以鼓勵患者進行減負運動,如騎腳踏車、游泳,對於症狀較重的病變時期,也可以臥床,避免髖關節負重,同時可應用促進骨生成和改善血運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