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內膜炎是指心瓣膜或心室壁內膜遭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直接感染並引發的炎症,可能伴有贅生物形成。贅生物由血小板和纖維素團塊組成,大小和形狀各異,內含大量微生物和少量炎症細胞。
感染性心內膜炎主要分為兩種型別。一種是發生在自體心臟瓣膜上的自體瓣膜心內膜炎,這種疾病大部分患者患有心臟基礎病變,如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或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等,但也有少數患者沒有基礎病變。另一種是發生在患有心內植入物的患者身上的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內膜炎或植入物相關性心內膜炎,這些植入物包括人工瓣膜、起搏器、人工補片等。
此外,根據發病的急緩程度,感染性心內膜炎可分為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和亞急性感染性心內膜炎。
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臨床表現包括:
1. 發熱:發熱是最常見的症狀,患者常常出現反覆發熱,有些患者在發熱前會出現寒戰,體溫一般較高,病程較長,一般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
2. 栓塞:某些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的首發症狀是外周血管栓塞,甚至可能是急性腦梗等嚴重後果。栓塞的發生是由於心內贅生物脫落引起的,也可能表現為腸繫膜動脈栓塞、脾梗死等。
3. 心臟雜音:當心瓣膜功能受損時,心內膜炎患者可能會出現心臟雜音。
4. 乏力:反覆發熱、心臟結構損傷導致心功能不全等原因,可能引起乏力症狀,嚴重時可出現心衰表現,如氣促、喘憋、臥床不安、水腫等。
5. 血培養陽性: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感染控制不佳時,常常血培養結果呈陽性。
以上就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