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可分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兩種型別。對於成年人感染的急性乙肝,大部分可以透過治療得到治癒。然而,對於目前比較常見的慢性乙肝來說,要徹底根治卻相對困難,治癒率極低。雖然慢性乙肝的根治率較低,但仍需積極採取抗病毒治療措施。
由於慢性乙肝可能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風險較大,因此臨床上抗病毒治療乙肝的首要目標是控制乙肝病毒的DNA複製,穩定肝功能,使之處於正常狀態而無臨床症狀。儘管乙肝表面抗原持續陽性,患者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用藥物,但此時可以稱之為臨床治癒。
在此之後,可以繼續治療,爭取使乙肝表面抗原消失,併產生乙肝表面抗體。然而,實現這一目標相對困難,能夠達到這一目標的人非常少,所以這類人群可以考慮停藥。目前,大多數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很難透過口服抗病毒藥物達到消除乙肝表面抗原的標準。
因此,建議慢性乙肝患者長期使用抗病毒藥物。這樣可以有效地抑制病毒複製,減少傳染性,改善肝臟功能,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