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腹疼痛的表現和初步診斷如下:
1、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細胞漸漸生長到子宮外,如輸卵管、卵巢和膀胱等地方。在經期末尾時,這些細胞會輕微出血,導致周圍區域發炎和受損。身體會產生瘢痕組織來封鎖這些細胞,但瘢痕組織的形成會導致小腹疼痛,同時降低生育能力。患者最開始會感受到經前脹痛,接著是類似經前小腹疼的感覺,但時間並不在經期。
2、急性腸炎:大腸功能紊亂導致神經和肌肉異常敏感。腸道敏感綜合症患者占人群的20%,其中65%為女性。洗澡可以緩解疼痛、頭暈、腹脹、持續腹瀉或便祕等症狀。
3、間質性膀胱炎:尿路處於一種導致膀胱腫大的炎症狀態,膀胱內壁可能出現病變,刺激大腦中樞神經引發排尿反應。疼痛集中在恥骨附近,尿意加劇時疼痛更嚴重。尿頻(白天每小時至少1次,夜間多次起夜)以及性愛時的尖銳疼痛也是常見症狀。
4、卵巢囊腫:子宮內有積液的腫塊。患卵巢囊腫的人群中,只有少於5%會發展為癌症。所有卵巢囊腫都是功能性囊腫,即發育中的卵子被囊腫包圍,引起卵巢腫大和疼痛。囊腫會逐漸增大,導致運動或久坐後站起時感到疼痛。此時病情較為嚴重,因為囊腫內的積液受到重力影響使卵巢下垂,運動時會出現墜痛感。
5、子宮肌瘤:良性腫瘤,可能生長在卵巢的內側、外側或卵巢壁肌體的內部。在發現之前,患者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根據子宮肌瘤組織的研究資料,80%的女性有可能患上這種疾病,但只有1/4的人會因症狀擔心而去檢查並及時接受治療。症狀包括小腹飽脹感,而非明確的疼痛感。此外,月經期出血量增加也是症狀之一。出血量極大,一小時就能溼透一張衛生巾,經期出現陣痛和區域性浮腫。肌瘤最大的危害是導致生育障礙。
緩解和預防方法如下:
如果小腹疼痛劇烈或伴隨無力、頭暈、怕冷、發熱、嘔吐,或類似經期的強烈陣痛等任何症狀,最好就醫。疼痛應儘早就醫,不要自行服藥,以免延誤病情。
如果出現這些症狀,可能患有子宮腫大。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導致胎盤異位、子宮破裂或萎縮、闌尾炎等併發症。明顯的下腹中部疼痛,並伴有其他症狀,見於多種疾病,需要進行輔助診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