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概述:
腹水是指腹腔內遊離液體的過量積聚。正常情況下,腹腔內約有50ml液體以起潤滑作用。當腹腔內液體量超過200ml時,即被稱為腹水。腹水是多種疾病的一種臨床表現,引起腹水的原因很多。常見原因包括心臟疾病、肝臟疾病、腎臟疾病、腹膜疾病、營養障礙、惡性腫瘤和結締組織疾病等。以往腹水的診斷主要透過腹部叩診,當出現移動性濁音時可以判定為腹水。但對於少量腹水(少於500mL),只有在肘膝位置叩診臍部時才能聽到濁音,因此較難診斷。中等量的腹水可以有明顯的移動性濁音,大量的腹水會引起腹部形態改變和波動感,一般容易診斷。
目前,可以透過輔助檢查如B型超聲來明確診斷小量腹水。腹水的診斷很少會漏診,對腹水性質的判斷除了根據腹水的外觀外,還主要依靠實驗室檢查。
腹水相關疾病包括:乙肝、腸道蛔蟲感染、肝硬化、急性肝功能衰竭、限制型心臟病、胰腺囊腫、網膜原發性節段性梗死、良性陣發性腹膜炎綜合徵、腹膜間皮瘤和布卡綜合症。
對於腹水的檢查,可以進行孕尿雌三醇測定(E3)、血清醛固酮(ALD, ALS)、總蛋白(TP)、白蛋白(A, Alb)、蛋白電泳、血清球蛋白(G, GL0)、總膽紅素(TBIL, STB)、非結合膽紅素(SIB, IBIL)、鹼性磷酸酶(ALP, AKP)和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