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情表現:結核性脊柱炎的症狀與肺結核相似,常有午後低熱、脈搏加快、食慾不振、盜汗、乏力等全身症狀。兒童患者常表現為性情急躁、不愛活動、抱時啼哭或夜間啼哭等現象,高熱和劇痛較少見。
2、部位症狀:
(1)疼痛:多為輕微的鈍痛,休息時疼痛較輕,勞累時疼痛加重,咳嗽、打噴嚏或搬重物時疼痛加劇,但夜間多能睡眠良好,與惡性腫瘤不同。
(2)姿勢異常:患者根據病變部位採取不同的姿勢,頸椎結核患者常有斜頸畸形,患者頭向前傾,頸部短縮,用雙手托住下頜部,腰椎結核患者儘量向後仰時站立或行走,坐位時用手扶椅子,以減輕體重對受累的椎體的壓力,腰椎患者在從地上拾物時儘量彎膝,避免彎腰,起立時用手扶住大腿前部,即拾物試驗陽性。
(3)脊柱畸形:後凸畸形最常見,多為角形後凸,側彎不常見,腰椎和胸椎病患者後凸畸形明顯,而頸椎和胸椎後凸形態不太明顯。
(4)脊柱活動受限:由於受累椎周圍肌肉出現護性痙攣,導致受累部位的脊柱活動受限,頸椎和腰椎的運動幅度較大,容易檢出。
(5)壓痛和叩擊痛:由於病變距離棘突較遠,脊柱後方通常無明顯的壓痛,一般叩擊痛明顯。
(6)寒性膿腫:一些病人在發現寒性膿腫後才來就診,頸椎病患者應注意檢查後壁和頸部兩側,胸椎病患者應注意檢查背部兩側,腰椎病患者應檢查下部兩側,骶尾椎三角區、股溝和大腿內側。
(7)脊髓受壓症狀:一些病患出現截癱後才就診,即使病患沒有神經障礙的主訴,醫生也應常規檢查下肢神經情況,以便及時發現早期脊髓受壓情況。
3、輔助檢查:X線、CT。
(1)骶尾椎、頸椎和腰椎弧很容易出現改變,頸椎和腰椎前凸常減少或消失,變為後凸增加,少數可見側彎。
(2)椎體的改變:受累的椎體變窄,邊緣不齊,密度不均勻,常見死骨形成,早期改變椎體骨小消失,模糊,呈磨砂玻璃樣改變。
(3)椎間隙的改變:椎間隙變窄和椎體上下方模糊是早期椎體結核的特點。晚期大多消失,椎體腫瘤早期很少浸犯椎間盤,因此椎間隙通常完整。
(4)椎周軟組織的改變:頸椎可見椎前軟組織增大,前管被推向前方或偏向一側,胸椎可見不同型別的軟組織陰影增大,腰椎可見腰大肌陰影出現侷限性或瀰漫性膨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