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中風病的患病率依然很高,造成殘疾的比例超過了80%。這些殘疾給社會以及患者家庭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然而,隨著康復醫學的進步和普及,以及患者對康復治療的重視,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患者在中風后能夠及早接受康復治療,減輕了殘疾程度,並且提高了生活質量。
康復介入的最佳時機是當患者的生命體徵穩定,神經系統症狀沒有進一步惡化的情況下,通常在48小時後開始介入康復治療。
中風的康復治療可以分為現代康復治療和中醫康復治療兩種方法。現代康復治療包括物理療法(PT)、作業療法(OT)和語言吞嚥療法(ST)等。而中醫康復治療則包括中藥、鍼灸、推拿和薰洗等方法。
然而,在中醫康復領域也存在著一些誤區。
首先,過度依賴被動治療。應該在中醫傳統康複方法的基礎上,吸收現代康復學中與偏癱康複相關的訓練技術,將中醫被動康復與現代康復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提高康復效果。
其次,盲目進行鍼灸治療。要知道,偏癱的康復是一箇由軟癱到痙攣期的過程,所以在選擇穴位時應根據患者的肢體肌力和肌張力情況有選擇地進行鍼灸,而不是一味地執行一箇固定的鍼灸處方。
最後,急於練習走路或爬樓梯。這樣反而會加重錯誤模式的形成,引發膝關節的損傷和疼痛。應該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注重基本動作的訓練,循序漸進,避免引發異常的痙攣模式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