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蕁麻疹是一種持久出現的面板病,嚴重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正確理解蕁麻疹的特點並堅定治療信心,對於治癒此病是非常有利的。透過適當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一些人完全可以恢復健康。
首先,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的定義是有聯絡但也有區別的。教科書的區分是根據發病時間來劃分,超過6周的被視為慢性,6周以內的則被視為急性。但從本質上講,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相互轉化的關係。急性蕁麻疹都是由急性感染、接觸過敏物質等因素引發的急性過敏反應。經過感染的控制和致敏物質的代謝,蕁麻疹會自行消退。臨床上一般不存在急性蕁麻疹治療不當轉為慢性蕁麻疹的情況。急性蕁麻疹通常在一到兩週內消退,透過常規的抗過敏治療很快可以緩解症狀。
慢性蕁麻疹在6周之前的表現即可歸為慢性蕁麻疹,只是時間較短,尚未達到6周。與急性蕁麻疹相比,慢性蕁麻疹較少併發嚴重的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腹痛、腹瀉等。即使在病程中出現呼吸困難或腹痛腹瀉等症狀,一般也是由於遇到急性感染或接觸致敏物質後引起的慢性蕁麻疹急性發作。
慢性蕁麻疹的病因複雜,除了常見的致敏物質刺激因素外,與自身免疫功能紊亂有關,而導致自身免疫功能紊亂的原因非常廣泛。常見的包括生活不規律,特別是長期熬夜或夜間工作的人更容易發生蕁麻疹;多種內分泌相關的疾病,如甲狀腺相關的疾病、糖尿病等;一些慢性感染病灶的刺激,如慢性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腸炎和婦科炎症等;還有一些與免疫相關的疾病,如紅斑狼瘡等也可以出現類似蕁麻疹的皮疹。
因此,在慢性蕁麻疹的治療中,主要關注兩個方面:抗組胺和抗炎治療,以及免疫調節治療。西藥在抗組胺和抗炎治療方面具有突出優勢,能夠快速有效地控制症狀。但其缺點是持續時間較短。中醫藥在免疫調節和因治療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中醫藥注重從整體和宏觀的角度辨證論治,重點在調節人體陰陽氣血的平衡,能夠促進疾病的自我恢復。中醫藥不僅可以治癒蕁麻疹,還有助於促進整體健康,並促進其他疾病的治癒。
綜上所述,作為一種常見的面板頑疾,慢性蕁麻疹需要患者注意自身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管理,並堅持治療,特別是中醫藥的治療。慢性蕁麻疹不僅可以得到緩解,還有可能徹底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