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垂體腺瘤是指腫瘤直徑超過4公分,侵襲突破鞍底向蝶竇、斜坡、篩竇內生長,或者向雙側的海綿竇內侵襲,包繞頸內動脈,或者向鞍上突破鞍隔孔進入顱內,包繞顱內血管。這些生長方式被稱為巨大侵襲性垂體腺瘤。由於涉及到下丘腦、垂體、視神經等重要結構,因此其臨床死亡率和致殘率較高。然而,並非所有巨大侵襲性垂體腺瘤都需要手術,例如巨大侵襲性泌乳素型垂體腺瘤,應首選藥物治療,因為它分泌的泌乳素非常高。
選擇手術策略時,還應考慮術者的技術能力以及後續能夠控制腫瘤的治療手段。例如,對於生長激素型的垂體腺瘤,可以後續應用長效生長抑素進行藥物治療,對於一些特殊部位可以應用伽馬刀等放射治療手段進行補充。此外,還需要充分考慮患者的需求、年齡以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等因素,醫生需要進行充分的評估。
相比傳統手術,巨大垂體腺瘤手術存在創傷大、手術視野不佳、術後併發症多、腫瘤易殘留易復發等問題。但隨著熒光手術顯微鏡的出現,可以最大限度地切除腫瘤,並使患者減少創傷、降低併發症發生率、加快康復速度和縮短住院時間,從而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