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膝關節置換手術是一種安全而有效的治療方法。只需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術後康復,患者通常能夠獲得滿意的療效。
在手術後的頭幾天,當患者需要上廁所時,需要特別注意動作的緩慢和溫和。上廁所時應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坐下和站立時的動作不應過於迅速。
第二,上廁所時不要花費過長的時間。
第三,在排便時不要過度用力。
髖膝關節置換手術後,患者的體力顯著下降。當身體的一部分血液流向下肢時,如果站立時動作過快,可能會導致暫時性的直立性低血壓,導致心腦供血不足,這可能導致暈厥。手術後患者普遍身體虛弱,因此這樣的動作可能非常危險。
手術後,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增高。當坐廁時,膝關節和髖關節彎曲,血液流速變慢,部分血液在下肢淤積,如果時間過長,會壓迫下肢血管,可能會形成深靜脈血栓。當患者站立時動作過快,可能會導致區域性血流動力學改變,血栓脫落並形成肺栓塞。這樣的後果非常嚴重。
由於接受髖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心腦血管功能減退,如果在排便過程中過度用力,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這可能會引發心肌缺血、心肌梗塞、腦出血等嚴重後果,也是非常危險的。
因此,排便時間不應過長。如果由於長期臥床、缺乏運動而導致排便困難,可以考慮使用通便藥物。即使排便沒有完成,也不要過長時間坐在廁所上。可以過一段時間再次嘗試排便,或者在病床上完成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