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腫瘤,亦稱椎管內腫瘤,包括髮生在脊髓本身以及椎管內與脊髓相鄰組織(如神經根、硬脊膜等)的腫瘤。
與此不同,脊柱腫瘤是生長在脊柱骨上的腫瘤,屬於骨腫瘤。脊髓腫瘤手術需要由神經外科醫生進行,需要運用專業高畫質顯微鏡、脊髓專用顯微器械、術中神經電生理監測以及術中導航等先進裝置。
得益於顯微技術的優勢,越來越多的神經外科醫生開始涉足脊柱腫瘤領域。
根據脊髓腫瘤的生長位置分為三種型別:髓內腫瘤、髓外硬膜下腫瘤和硬膜外腫瘤。
髓內腫瘤是指腫瘤生長在脊髓內部,在脊髓束內逐漸膨脹性地向外周生長,病變區域的脊髓會呈現出“膨隆”的形狀,如室管膜瘤、膠質瘤和血管母細胞瘤等。
髓外硬膜下腫瘤是指腫瘤生長在脊髓外部、硬脊膜內,隨著腫瘤的不斷增大,壓迫脊髓束,病變節段的脊髓會呈現出“被壓扁”的形狀,如脊膜瘤和神經瘤等。
硬膜外腫瘤是指腫瘤生長於脊髓和硬脊膜的外側,將硬脊膜和其內部的脊髓一同壓向一側,這種型別的腫瘤相對較少見。
大多數脊髓腫瘤都是良性的,如神經鞘瘤、脊膜瘤和血管母細胞瘤等。良性腫瘤通常獨立生長,並且與周圍組織有清晰的分界,患者的症狀較輕。若能及早全切腫瘤,預後良好。
少數脊髓腫瘤屬於惡性腫瘤(約佔10%),如脊髓膠質瘤和轉移瘤等。惡性腫瘤往往與周圍組織難以分離,病情發展較快。透過手術切除大部分腫瘤並進行充分減壓,再輔以術後放療,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緩解效果。
脊髓腫瘤的症狀主要來源於脊髓的受壓和損傷。患者通常會出現病變節段以下的脊髓神經功能障礙,例如肢體運動和感覺障礙,以及大小便功能障礙等。
如果腫瘤位於頸椎,主要症狀包括枕頸部和上肢的疼痛、麻木、無力和癱瘓;如果位於胸椎,主要表現為胸背部的疼痛、麻木和感覺減退;如果位於腰椎或骶骨椎,主要症狀是腰臀部和下肢的疼痛、麻木以及大小便和性功能障礙等。
手術是治療脊髓腫瘤的主要方法,良性腫瘤只要切除乾淨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惡性腫瘤主要透過手術切除,術後再輔以放療和化療。
手術通常在神經外科高畫質顯微鏡下進行,視野放大數倍,能夠清晰可見脊髓及其表面的血管結構。同時,在術中透過實時電生理監測保護下,縱向切開脊髓,並小心地分離和切除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