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摔倒的危害在於可能引發顱內出血、顱內骨折等嚴重後果。老年人由於骨質較為脆弱,摔倒時很容易發生髖部或脊椎壓縮性骨折等問題,這些骨折會導致長時間臥床不起,進而引發肺炎、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嚴重併發症,嚴重危及老人的生命安全。
老年人更容易摔倒的原因主要是與肌肉、關節力量減弱、步態異常、平衡能力下降,以及身體各項機能隨著年齡衰退有關。老年人的視力、聽力相對減弱,神經系統也會衰老,反應遲鈍,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老年人更容易出現摔倒的情況。
體位變化也是老年人摔倒的一箇重要因素。比如老年人長時間躺著或坐著然後突然站起來,血壓會突然下降,導致腦部供血不足,進而出現頭暈、視物不清等症狀,最終摔倒。
此外,一些藥物,特別是治療高血壓、抑鬱症、糖尿病的藥物以及各種鎮靜劑,可能會對老年人的意識狀態和身體平衡產生副作用。此外,過量飲酒也會影響老年人的平衡功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老年人在平時身體健康的情況下突然摔倒,很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前兆,比如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老年人可能是由於腦血管硬化導致腦缺血,運動神經失靈和平衡感失調而摔倒。
醫生建議:
01 定期檢查聽力和視力,排除眼部疾病如青光眼或白內障等。
02 起床時動作要慢,最好在床邊坐兩分鐘再站起來走路,使血液適應體位變化。
03 每天散步,延緩骨骼和肌肉系統的衰老程序。
04 在摔倒後,及時前往醫院進行顱腦CT檢查,篩查心腦血管疾病。
05 在服藥前一定要向醫生諮詢藥物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