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科疾病,其致殘率和致死率很高。腦出血常導致以下後遺症:
1) 偏癱:主要表現為一側肢體肌力減退、活動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動。
2) 智力障礙和精神障礙:腦出血可能導致人格改變、消極悲觀、鬱抑寡歡、精神萎靡、易激動等症狀。
3) 失語:腦出血後遺症主要分為三個型別。
- 運動性失語:病人能聽懂別人的話語,但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
- 感覺性失語:無語言表達障礙,但聽不懂別人的話,也聽不懂自己所說的話,導致答非所問或自言自語。
- 命名性失語:看到物品時能夠說出它的用途,但無法叫出它的名稱。
腦出血後遺症還可能出現其他症狀,如頭痛、眩暈、噁心、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耳鳴、眼花、多汗、心悸、步態不穩、頸項痠痛、疲乏、無力、食慾不振、記憶力減退、痴呆、抑鬱等。
腦出血後遺症的康複方法包括:
1) 探查是否需要外科治療,如是否需要手術治療腦出血後可能存在的病變,如腦積水或顱骨缺損等。若有,應首先解決這些器質性病變,否則其他康複方法無從談起,同時還存在一定風險,例如在存在顱骨缺損時應用高壓氧治療。
2) 傳統醫學治療,如鍼灸推拿等。
3) 在專業康復醫院接受治療,該醫院配備了康復治療師和高壓氧水療設施。
4) 進行家庭鍛鍊,如語言功能訓練可以透過耐心細致地進行逐字逐句的練習,跟隨電視或廣播進行練習。鼓勵病人大膽與人交談也是一種語言鍛鍊的方法。家人可以給患者按摩癱瘓肢體,預防肌肉萎縮,進行關節屈伸等被動運動,避免關節僵硬。若患者能夠下地,則可在攙扶下進行坐姿提腿、伸膝、扶物站立、身體左右移動和下蹲等活動,還可在原地踏步、輪流抬腿等。在鍛鍊過程中,要逐漸增加活動量,注意不要過度疲勞。同時還可進行患側上肢的平舉、抬高和上舉等運動。除了進行功能性康複訓練外,也應堅持可靠的藥物預防治療,特別是控制血壓,戒除不良生活習慣。陪護家屬需要有耐心和信心,腦出血後遺症患者是有可能獲得較為理想的療效的。目前醫生認為,能夠恢復正常60%的功能已經算是比較理想了。約有10%~20%的患者可以恢復到能夠工作的狀態,約40%的患者可以生活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