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規治療:包括改變飲食、鍛鍊和不良習慣等方面。對於沒有器質性疾病的普通人,飲食療法是首選,可以在飲食中增加富含纖維的食物,例如麩糠、水果、蔬菜等;運動鍛鍊對於提高排便也非常有幫助,長期臥床的患者常常會出現便祕並導致便祕堵塞的情況。糾正生活中的緊張情緒、減緩工作節奏以及糾正長期忍便等不良習慣對於某些便祕患者也非常重要。
2.藥物治療:儘管採用上述方法,但許多便祕患者仍需輔助平排便的瀉藥。對於普通的便祕患者,偶爾使用瀉藥不會產生不良後果,但長期使用瀉藥可能導致依賴性。
3.水療法:這是治療頑固性便祕的一種有效新療法。透過儀器將經過滅菌淨化的鹽水持續地注入肛門,經過反覆沖洗,可以排出在大腸內積存的糞便,達到清除腸內毒物、細菌和寄生蟲,恢復腸道正常吸收和排洩功能的目的。
4.行為療法:旨在指定時間進行排便鍛鍊,形成良好的排便習慣,增強排便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促進結腸內容物的透過和排便。一般在早餐或清晨起床後進行排便鍛鍊,尤其適合在早餐後進行,因為這個時間段結腸的蠕動活躍,排便更容易。不論是否有排便的感覺,都應該用力進行排便動作,反覆多次,持續時間一般比平時排便時間長5分鐘左右。在模擬排便的過程中,應將雙手壓在腹部,做咳嗽動作,增強腹壓,促進排便。此外,應集中注意力,不能同時看報紙、吸菸或做其他事情。如果需要啟動排便,則在午餐後或晚餐後再次進行,並適當延長時間,直至排便。以後再堅持在固定時間去排便,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5.手術治療:在經過一段保守治療後仍然無效的便祕,需要透過一些檢查手段來判斷是否存在器質性疾病,即是否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外科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