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
1、白蛋白被認為營養價值高,可以增強身體素質。
低白蛋白血癥只是反映機體炎症程度的指標,而不是營養指標。低白蛋白血癥是由於發生系統性炎症反應時,血管通透性增強,導致白蛋白外移,同時肝臟抑制白蛋白mRNA的表達,導致白蛋白分解增加。
2、正確的用藥時機
白蛋白在氮代謝發生障礙時才有生理性營養作用,作為機體內的氮源。而對於氮代謝正常的人來說,使用白蛋白與攝入普通高蛋白食物沒有區別,甚至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對於白蛋白含量正常的患者來說,輸注外源性白蛋白反而會抑制機體自身白蛋白的合成,加速白蛋白的分解。此外,輸注外源性白蛋白還增加了迴圈負荷,可能導致血鈉增高等不良反應。
3、白蛋白的利用率較低
人體只能利用白蛋白分解產生的氨基酸。而白蛋白的半衰期約為21天,所以當天輸入的白蛋白無法立即發揮營養作用。此外,白蛋白的分解產物中缺乏一些氨基酸,如色氨酸等,這些氨基酸是合成其他蛋白質所必需的。
因此,從以上觀點來看,白蛋白的營養價值可能沒有很多人所想象的那麼高。總之,營養不良的根本原因是機體攝入的氮和熱量不足,或者是攝入後不能有效利用。因此,對於營養不良的患者,應提供足夠且合理搭配的能量(如脂肪乳劑和葡萄糖)和營養底物(如平衡型氨基酸製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