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在各類腫瘤中處於首位。胃的腺癌是其中95%的惡性腫瘤型別,也是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甚至是所有惡性腫瘤中的前茅。早期胃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只有上腹部的不適感、飯後腹脹以及食慾減退等輕微症狀。這些症狀與普通的消化不良、胃炎或胃潰瘍相似,但是有一些早期胃癌患者可能出現出血和黑便。如果頻繁出現上腹部的隱痛不適、飯後飽脹和食慾減退,而且常規的胃病治療無效,並且出現進行性加重、消瘦和貧血等症狀,就要高度警惕胃癌的可能性,以免延誤診治。
胃癌對化療的敏感性較好,目前有效率已經可以達到40%以上,甚至有了可治癒的病例。應用化療治療胃癌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輔助化療:對於一些較早期的胃癌,儘管已經進行了根治性切除手術,但為了防止手術中的播散以及手術時已經存在的微小轉移在術後引起復發和轉移,需要在手術後早期進行輔助化療,並繼續用藥約一年左右。如果病變很大,在化療縮小後再進行手術也屬於這一類情況,也被稱為新輔助化療。
2.病灶控制:對於手術患者未能切除或未能完全切除的患者,以及已經出現鎖骨上淋巴結和遠處轉移的患者,可以使用化療來控制相關病變。原則上,術後復發或轉移的患者也屬於這一類情況。有效的化療可以控制病灶,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並延長生存時間。個別病例也可能完全消退病灶。
3.腹腔內治療:晚期胃癌患者的一部分會出現癌性腹腔積液。在抽放腹水後,可以透過腹膜腔內注入抗癌藥物獲得比靜脈用藥更高的區域性藥物濃度,以控制腹水。
胃癌化療的基本藥物包括氟尿嘧啶、絲裂黴素、司莫司汀、阿黴素、表柔比星、順鉑和足葉乙苷等。目前療效較好的化療方案通常包含阿黴素和/或順鉑。
綜上所述,當存在適應症時,化療是可以考慮的胃癌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