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是一種病因未明的嚴重精神疾病,其病程長且易於反覆發作。患者常常出現幻覺或妄想,難以區分現實與幻想,對那些不存在的幻想堅信不移,同時伴有語無倫次和行為怪異等症狀。與之不同的是,人格分裂被普遍視為分離性障礙或轉換性障礙,過去也被稱為“癔症”。儘管分離性障礙患者在臨床上並不常見,但其具有一些共同特點,如喪失全部或部分過去記憶或身份,或者表現出具有發洩特點的情感爆發。此外,分離性障礙患者還可能出現遺忘、漫遊、人格改變等表現。這種疾病的發作通常有助於患者擺脫困境和發洩被壓抑的情緒。
多重人格障礙則主要表現為患者存在兩種或更多種完全不同的身份狀態。患者會突然喪失對往事的全部記憶,無法識別原有的身份,而換用另一種身份進行日常社會活動,不同身份之間獨立存在,具有各自的記憶、愛好和行為方式。
因此,精神分裂症、人格分裂和多重人格障礙之間的關係可以總結如下:
1. 人格分裂並非多重人格障礙,但多重人格障礙屬於分離性障礙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而分離性障礙還包括分離性遺忘、分離性漫遊、分離性木僵、集體性癔症等。
2. 精神分裂症與多重人格障礙也不相同。前者患者只有一箇人格,但此人格的思維、情感和行為是混亂和分裂的,而後者患者則具有多箇人格,這些人格會輪流控制身體,並且通常每個人格都是完整健全的。
3. 精神分裂症也不等同於人格分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活動與現實存在“分裂”,使其情感、思維和行為與外界真實刺激不相符,因此常常與現實脫節。而分離性障礙將患者內心痛苦的體驗或回憶與意識層面進行“分裂”。
在治療方面,藥物治療通常是針對精神分裂症的首選治療方案。而對於分離性障礙,主要採用心理治療為主,並輔以藥物治療來加強效果,緩解焦慮和抑鬱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