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是指胃液中的鹽酸分泌物。人體胃持續地分泌胃酸,基礎排出率約為最大排出率的10%。胃酸的分泌呈晝夜變化,入睡後幾小時達到最高峰,清晨醒來之前最低。當食物進入胃中時,胃酸開始分泌。胃排空時的pH值約在7.0~7.2之間,但當食物進入胃中時,pH值可降至2~3之間。
胃酸過多又稱為胃酸過高,是胃腸疾病常見的症狀之一。適量的胃酸有助於消化,但胃酸過多會損傷胃和十二指腸黏膜,導致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人體胃持續地分泌胃酸,基礎排出率約為最大排出率的10%。胃液中的胃酸(鹽酸濃度為0.2%~0.4%)具有殺滅食物中細菌的作用,確保胃和腸道的安全,並增加胃蛋白酶的活性以幫助消化。胃液對消化食物起著重要作用,正常情況下呈酸性。空腹時,胃液體積為20~100ml,超過100ml則表示胃酸分泌過多。正常生理情況下,胃液分泌量保持一定水平,分泌過多則會出現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症狀。
反酸是指胃內容物經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引起口腔感覺到酸性物質。十二指腸內容物經胃和食管反流到口咽部,引起口腔感覺到苦味物質,這兩種現象統稱為反酸。反酸的症狀和危害包括燒心、食管痛、吞嚥痛、吞嚥困難和呼吸道症狀。
反酸易在睡覺或攝入甜食後發生。超過70%的白領群體中存在反酸、燒心等問題。白領人群之所以易出現反酸,主要是因為工作壓力大、繁忙,無法保障規律的三餐,導致胃長時間處於疲勞狀態,從而增加了胃痙攣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