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經週期短於21天,連續2次以上,應判定為月經週期縮短。月經週期縮短通常見於器質性病變、功能性病變以及藥物引起的情況。
首先,器質性病變可導致月經週期縮短。其中,子宮肌瘤可以增大子宮黏膜面積,從而導致月經週期縮短,並且伴有經量增多以及經期延長。此外,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息肉、卵巢囊腫和盆腔腫瘤也可能導致月經週期縮短。
其次,功能性病變也可導致月經週期縮短。卵巢功能減退和更年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都會導致月經週期縮短。月經週期頻繁縮短還可能是由於黃體功能不足引起的,即月經週期中出現卵泡發育和排卵,但黃體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者黃體過早衰退,導致子宮內膜分泌反應不良,從而引起月經週期縮短。
另外,藥物的使用也會導致月經週期突然提前到來。例如口服緊急避孕藥、黃體酮或者某些活血藥物都可能引起月經週期縮短。
除了上述原因,月經期縮短還可以由生活環境突然改變、工作和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波動等因素引起。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如過於青睞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也可能導致月經週期縮短。
如果出現2次及2次以上月經週期縮短的情況,應及時就診於婦科醫院進行檢查。透過激素六項檢查、彩超檢查等可確診,並在明確原因後進行鍼對性治療。切勿自行服用藥物或嘗試“偏方”,以免引起不良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