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能鍛鍊
關節鏡手術的特點之一是可以進行早期功能鍛鍊,促進功能恢復,縮短病程。透過功能鍛鍊,可以防止關節軟骨和軟組織粘連,避免肌肉萎縮,增強肌力,促進患肢血液迴圈,有利於水腫和積液的消退。在進行功能鍛鍊時,要根據不同個體的情況制定個人化的鍛鍊方案,注意不要過度疲勞,循序漸進,堅持不懈。
2、早期離床活動及負重訓練
關節鏡手術通常主張在術後早期進行離床活動,術後第1天開始部分自理生活,如洗臉、刷牙等。術後5天可以藉助柺杖進行不負重的行走,1周之後逐漸進行患肢部分負重,3~4周後可以完全正常負重。
3、肌力訓練
(1)踝關節及足趾屈伸運動:術後12小時開始,固定患肢進行踝關節和足趾的勻速屈伸運動,每組運動8~10次,每分鐘3~5組,每次運動3~5分鐘,每天進行3~4次。這樣可以促進血液迴圈,減輕患肢腫脹,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
(2)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術後第1天開始,固定患肢,患者仰臥或坐臥,膝關節伸直,收緊大腿肌肉,感覺髕骨上下滑動即可,每分鐘3~5組,每組10~20分鐘,每天進行3~4次。這樣可以促進血液迴圈,減輕腫脹和疼痛。
(3)直腿抬高練習:術後第2天,患者仰臥,健側膝關節屈曲,患側膝關節伸直,踝關節功能位,抬高患肢,抬腿高度為10~20釐米,每次10~20分鐘,每天進行2~3次。
(4)被動訓練:術後第2天開始被動屈膝運動,每天進行2~3次,並逐漸擴大運動範圍,以防止粘連。術後第3天,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關節活動度鍛鍊,一般從屈膝30度開始,每天進行2次,每次60分鐘。根據患者耐受情況,每天增加10~15度,術後1周,使被動屈膝達到90度,第2周達到100~110度。
4、注意事項
術後出院後不要停止運動或進行過激的運動。平時要注意保暖膝關節,在夜間要抬高,有利於血液迴圈。定期到醫院複查,以便獲得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