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治療技術是一種微創手段,可以根據臨床需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透過調節儀器發出的刺激或毀損電流的大小,選用不同形狀、直徑和長度的穿刺電極針,可以精確、有選擇性地毀損特定的病灶。射頻治療技術能夠很好地控制病灶與神經的關係,控制毀損灶的溫度和範圍,治療後能夠消除或減輕疼痛,同時保持本體感覺、觸覺和運動功能。相比手術治療,射頻治療後的恢復更快,療效持久,並且可以重複進行。隨著技術不斷改進和完善,射頻儀器在神經毀損治療的基礎上,出現了調整神經傳導的脈衝射頻、區域性線性毀損的雙極射頻、髓核固縮減壓的彎形電極和等離子低溫射頻等新技術。射頻技術在疼痛領域的臨床應用範圍正在迅速擴大,並逐漸成為治療慢性疼痛的有效工具。
射頻治療技術具有微創和快速鎮痛的特點,在正確操作下併發症和副作用的發生率非常低。該技術藉助射頻儀器本身裝備的電刺激試驗和阻抗監測系統,可以精確地將射頻針放置到相關的神經部位,透過調節射頻輸出功率和設定作用溫度,精確控制損傷灶的範圍,避免不必要的副損傷。
適應症方面,射頻治療適用於長期慢性疼痛並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保守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患者無精神或藥物相關疾患的患者,以及經過診斷性神經阻滯成功的患者。射頻治療適用於各種病症,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肌筋膜炎、神經毀損等。此外,還適用於各種外周神經的射頻毀損治療,如顳神經、枕神經、肋間神經、尺神經、橈神經、指神經、股神經、閉孔神經、脛腓神經和坐骨神經等。射頻技術還可以應用於其他病症,如偏頭痛、椎間盤疾病、腫瘤疼痛、肌筋膜攣縮等。
射頻技術治療疼痛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手術的便利性、手術時間的短暫性、術後恢復的快速性、療效的永續性、手術安全性以及費用的便宜性。透過射頻治療,可以達到無需住院的效果,手術時間大約為30分鐘左右,術後恢復快速,療效持久。手術的安全性高,併發症的發生率和手術風險極低。此外,射頻技術的費用相對較低,只有普通外科手術的三分之一左右。
射頻技術治療疼痛的原理是透過射頻儀器發出高頻射電電流,產生熱量並毀損靶點組織。高選擇性地毀損痛覺神經纖維傳導支,阻斷疼痛訊號的傳導,破壞疼痛傳導通路,從而達到控制疼痛的目的。射頻治療透過修補破損的椎間盤、降低椎間盤對神經的壓力,以及消炎和神經調節等多種作用來實現鎮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