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孔鏡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最佳選擇,它解決了“儘可能小的創傷”和“儘可能好的效果”之間的矛盾。相比傳統手術,椎間孔鏡手術是一種安全、高效的微創治療方法。然而,術後護理的不當可能會影響手術效果。因此,在進行椎間孔鏡手術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術後需要一定的臥床時間,主要是為了止血。術後2-5小時可以自由活動,但術後4-6周內儘量臥床,每天適當下床活動,每次活動15分鐘,有助於纖維環修復,防止腿痛復發。
2、正確對待術後的反覆期。約30%的患者術後會出現各種症狀,如症狀重現、加重、新症狀等,持續時間不等。嚴格遵醫囑可以減少或避免發生,如果症狀無法緩解或持續加重,應進行核磁檢查,並酌情調整治療方案。
3、術後常規用藥的意義。術後3個月內用藥和康復可以減少或縮短反覆期,但並不能完全避免。請患者遵醫囑使用藥物。
4、不必急於做影像學監測。椎間孔鏡手術後,症狀會先改善,然後才能見到影像變化。影像變化一般在半年後才能顯現,因此短期內的影像檢查可能難以顯示明顯的改善。
5、術後飲食一般無禁忌,但最好不食用“發物”,如羊肉、海鮮等。此外,遵循康復措施對患者的恢復非常有益。術後3個月內不得飲酒、過度勞累;半年內不宜從事長期彎腰、長時間蹲著、長時間坐著的工作或活動;洗衣服時應將盆子放在齊胸高;抬重物不超過10公斤,儘量彎腿而不是彎腰。
6、如果因康復不佳、用力不當等原因導致復發,可以再次接受微創手術。微創手術不會留下大量瘢痕,不會增加第二次手術的難度。
總之,椎間孔鏡術後需要注意術後臥床、處理反覆期、用藥、影像學監測、飲食和康復措施等問題,遵醫囑和注意上述事項能夠促進患者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