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病因及治療

足底筋膜炎,即足底的疼痛性慢性非感染性炎症,疼痛常位於足底足跟處,俗稱“跟痛症”。引起足底筋膜炎主要是長期穿著高跟鞋導致足底筋膜發生攣縮和炎症,以及體重增加、負重過度、運動方式改變等因素的影響。足底畸形和足病患者患病風險較高。

足底筋膜炎的主要症狀包括行走時足跟底疼痛和足底的明顯壓痛點。嚴重患者在站立甚至休息時也會有疼痛感。典型的疼痛多發生在清晨剛起床後下地行走時,因為此時足底筋膜處於放鬆狀態,而行走會牽拉筋膜引起疼痛。通常行走幾步後疼痛會有所緩解,但休息後再行走時可能會再次發生。壓痛點一般位於足底近足跟處,有時壓痛較劇烈且持續存在。

為明確診斷,建議就診醫生進行相關檢查,包括觸痛位置和牽拉痛的判斷,必要時進行足跟部X線或MRI檢查。治療措施主要包括足部休息、口服消炎藥物、增加足底墊軟、足部矯形鞋墊或矯形鞋的使用、配戴踝背伸支具固定患足、物理治療以及使用粘膠支援帶或肌內貼等。不建議長期使用區域性注射激素或局封治療。

對於患有足底筋膜炎的人群,應儘量避免長時間穿著高跟鞋、過度負重、走路和爬樓過多,以及在不平路面上跑步。同時,定期檢查和適當治療足部異常,保護好足弓也很重要。一旦出現症狀,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有助於緩解疼痛和炎症,並預防復發。

更多推荐

椎間盤突出症射頻消融術

射頻治療技術是一種微創手段,可以根據臨床需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透過調節儀器發出的刺激或毀損電流的大小,選用不同形狀、直徑和長度的穿刺電極針,可以精確、有選擇性地毀損特定的病灶。射頻治療技術能夠很好地控制病灶與神經的關係,控制毀損灶的溫度和範圍,治療後能夠消除或減輕疼痛,同時保持本體感覺、觸覺和運動功能。相比手術治療,...

椎間孔鏡手術後注意事項

椎間孔鏡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最佳選擇,它解決了“儘可能小的創傷”和“儘可能好的效果”之間的矛盾。相比傳統手術,椎間孔鏡手術是一種安全、高效的微創治療方法。然而,術後護理的不當可能會影響手術效果。因此,在進行椎間孔鏡手術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術後需要一定的臥床時間,主要是為了止血。術後2-5小時可以自由活動,但術後4...

腰椎間盤突出術後如何護理

腰椎間盤突出,又稱腰腿痛、脊神經壓迫症,是神經外科常見的慢性退行性病變,主要表現為脊神經壓迫症狀。目前,神經外科和骨科都能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的手術,但從神經保護和解除神經壓迫方面來看,神經外科手術更具優勢。患者住院後需要瞭解以下內容:術後注意事項:1、術後體位:臥床休息3~4周,每4~6小時由護士協助翻身,以防止壓瘡的發...

頸椎的自測與潛伏症狀

頸椎病的自我評估方法:神經根型頸椎病的典型症狀是肢體某一部位出現放射痛,如觸電一般的感覺。如果伴隨頭暈、噁心、視物旋轉等症狀,可能是椎動脈型頸椎病。如果手指麻木,尤其是雙側都麻木,可能是頸椎病導致脊髓重要結構受到壓迫。進行手指屈伸實驗:將手握拳,然後完全伸開,連續做20次以上才算正常。嘗試兩隻腳走在一條直線上,頸椎病患...

“黃豆枕頭”輕鬆治療頸椎病

黃豆枕頭療法是一種透過將2公斤黃豆填充在薄布袋中製成的枕頭,用於睡眠時枕在頭部。在晚上入睡之前,用手在黃豆枕頭中間拍出一箇凹陷,高度低於一箇拳頭的高度。當仰臥時,將枕頭的兩邊的黃豆頂起,使其與雙肩接觸,可以緩解不適症狀。經過7-15天的使用,症狀將會有所改善,並且頭頸轉動也可以恢復自如。製作黃豆枕頭的方法如下:1. 準...

膝關節屈曲功能練習方法

膝關節的屈曲功能對日常生活和運動至關重要。雖然較伸直功能較為重要,但如果屈曲功能存在較大不足,仍然會對生活產生很大影響。一般來說,屈曲靈活性不少於60°時,在平坦道路上正常步行不會受影響;不少於90°時,穿脫鞋襪及慢跑也基本無影響;不少於110°時,上下正常高度臺階也不會有問題;不少於120°時,蹲便也沒有影響。可以看...

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怎麼診斷?

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在籃球、足球等運動員中十分常見。如果沒有及時的診斷和治療,會給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很大不便,並可能導致繼發疾病。因此,對於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的患者來說,及時正確地進行診斷並採取有效治療非常重要。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的臨床表現和診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 損傷史:必須有明確的損傷史。體檢可觀察到區域...

運動是如何注意保護膝關節

並非所有運動都對膝關節有益,特別是爬山對膝關節有損害。傳統觀念認為,爬山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可以鍛鍊大腿和臀部肌肉群,同時提升心肺功能。但是,許多骨科醫生提醒,爬山是一種“最笨的運動”。爬山是負重運動,腰部以下的關節需要承受身體重量,尤其是膝蓋承受的力量最大。當身體向上攀爬時,膝蓋負重瞬間增加到平常的4倍左右。事實上...

脊柱側彎60度如何治療

目前臨床病例顯示,脊柱側彎60度可以透過非手術的方式有效阻止側彎進展,除非側彎持續快速發展,才需考慮手術治療。無論對青少年還是成人而言,脊柱側彎60度都屬於較大的角度,可能導致加重的風險增大。但並非側彎達到60度就必須選擇手術治療,因為對手術的指徵選擇非常謹慎。畢竟手術風險和創傷都很大,術後可能會對身體產生較大的遠期不...

什麼是骨纖維異常增殖症?

骨纖維異常增殖症是一種原因未知、病程緩慢的良性疾病,也被稱為骨纖維結構異常。一、病因:目前尚未明確骨纖維異常增殖症的病因。有可能與外傷、感染、內分泌功能紊亂或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有關,但這些因素均尚未得到實證。目前普遍認為該疾病不是真正的腫瘤。在發育成熟後,大多數病例的病情會停止進展。該疾病多見於20歲以下,偶爾也會出現...

被誤診的“肩周炎”

肩關節周圍炎,即肩周炎,是肩關節囊及其周圍韌帶、肌腱和滑囊等慢性非特異性炎症的疾病。其主要症狀為患肩關節僵硬和鈍痛,夜間疼痛加劇,有時還可以放射到患側的上臂和手,同時伴有肩關節活動受限。由於這種疾病常發生在五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身上,所以也被稱為“五十肩”或“凍結肩”。肩周炎的範圍很廣,主要包括三種病理改變。第一種是肩周肌...

热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