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顱內血腫形成後,醫生需要監測病人的生命體徵,並定期進行CT複查,以動態觀察顱內血腫的大小,根據出血量進行計算。當幕上的出血量達到30毫升以上時,就需要進行開顱手術。而幕下的出血量只需達到10毫升,手術即可進行。清除顱內血腫的方法有多種選擇:
1. 最常見的方法是進行開顱手術,透過開骨瓣確定出血部位,並開啟顱腔,找到血腫並將其清除。這是一種傳統的方法。
2. 另一種方法是透過鑽孔引流,根據CT影象確定血腫的位置,透過微創的方式進行鑽孔,將引流管置入,在管腔內注射溶解血腫的藥物,如尿激酶,使血腫溶解成液體,並透過引流管排出體外。
3. 還有一種方法是利用內鏡進行血腫清除術。具體的治療方式應根據患者病情來決定,建議諮詢神經外科醫生以獲取更詳細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