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溝疝,也叫小腸疝氣,是一種常見疾病。老年人患病率較高,主要原因是心肺疾病、前列腺增生、慢性支氣管炎、便祕等導致腹內壓增高的慢性疾病,以及腹壁組織逐漸變薄。手術是治療成年腹股溝疝的唯一方法。
傳統手術主要透過縫合封閉疝孔治療,但縫合時會出現較大的張力,易於撕裂。術後手術區域會出現明顯的疼痛和牽拉感,患者需要臥床休息一週,三週後才能進行正常活動,甚至需要三個月才能恢復正常上班。而且術後複發率高達10%至15%。
無張力疝修補術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修補腹股溝疝的方法,被認為是疝修補術的重要里程碑。該方法透過使用疝修補材料填充腹壁薄弱區域,相當於進行“打補丁”,避免了過度牽拉和撕裂腹壁的情況,因此也被稱為無張力疝修補術。與傳統手術相比,無張力疝修補術具有術後恢復快、損傷小、疼痛輕、併發症和複發率低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