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垂體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患者無需過度擔心。早期治療有很大希望治癒,關鍵是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臨床表現與患者的性別、年齡、腫瘤大小、擴充套件方向以及分泌激素型別有關。主要可分為以下四組症狀:
1. 分泌激素過多引起的症狀,常見的有肢端肥大症、庫興病和催乳激素瘤。
2. 垂體受壓症群,主要影響生長激素GH,其次為促黃體素、促卵泡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促甲狀腺素,少數患者可伴有尿崩症。
3. 垂體周圍組織受壓症群,包括頭痛、視力下降、視野缺損、下丘腦綜合徵、海綿竇症群和腦脊液鼻漏等。
4. 垂體卒中,指垂體腺瘤和(或)垂體本身梗死、壞死或出血,臨床上可迅速出現壓迫症狀和腦膜刺激症狀,垂體功能亢進的表現可消失或減輕,甚至出現垂體前葉功能低下。
腦垂體瘤手術的具體方式一般分為開顱手術和經蝶入路手術兩類。經蝶手術是一種透過鼻腔或口脣下方的“蝶竇”解剖結構,直達垂體瘤而不開顱的方式。相比開顱手術,它具有腫瘤直接暴露、無須剃頭髮和改變顱面外觀、創傷和風險較小、療效好且根治率高等優點,目前被廣泛採用。
但經蝶入路手術僅僅是腦垂體瘤治療的第一步。由於垂體瘤的特殊性和複雜性,涉及的專業問題尤為複雜。因此,選擇信譽良好且對垂體瘤有專門研究的大醫療單位進行治療,以確保獲得儘可能理想的治療效果至關重要。
藥物治療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領域,尤其是對於激素分泌性腫瘤,如泌乳素瘤。隨著溴隱停藥物的普及和價格下降以及副作用的減少,目前有70%到80%的泌乳素瘤可以採用藥物治療,甚至可以終身服藥。對於大型或巨大的泌乳素瘤,以及不適於手術的患者,藥物治療是一種可行的選擇。
對於大多數功能微腺瘤,若無症狀,一般無需治療。而無功能大腺瘤的治療首選是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也是一種選擇。同時,垂體腺瘤可能伴有一些併發症,例如肢端肥大症的患者可能同時伴有心臟病甚至心衰。
腦垂體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過度焦慮,要聽從醫生建議,不要盲目選擇治療方法,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並重視護理工作,保持科學的飲食,適當增加營養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