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聯合化療在臨床應用中的發展,兒童白血病的無病生存率已達到80%,這顯著提高了患兒的生存質量。然而,仍有20%的患兒在完全緩解後會再次發生復發,而經過治療後的無病生存率只能達到20%至40%的水平。因此,減少復發並有效治療復發成為兒童白血病治療中的一大挑戰。
吳教授根據長期的臨床經驗總結出了多箇常見的復發原因,其中包括DNA複製異常、基因突變、治療方案的規範性、耐藥性和微環境等因素。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復發形式有骨髓復發(形態學上原始和幼稚細胞在骨髓中的比例超過25%)、中樞神經系統復發(腦脊液中發現了5個以上的白細胞,並且白血病細胞可見)、睪丸復發(經過臨床超聲或活檢證實)。
根據復發的部位,復發可分為孤立的骨髓復發、骨髓外復發以及聯合復發,比如中樞神經系統復發再加上骨髓復發。復發的部位和復發時間是決定治療預後的重要因素,晚期復發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吳教授在直播中與分享了英美等國家多種治療方案,並對比分析了不同方案的預後效果。
大部分需要進行移植治療的患兒在移植前均需進行化療,以達到緩解後再行移植。然而,對於不能進行化療或化療失敗的患兒,會選擇CART細胞免疫治療橋接移植。無論採取何種治療方法,確保整個治療方案的無縫銜接是必不可少的,否則會存在緩解後再次復發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