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患者服用退燒藥後,如果發現發熱症狀沒有得到緩解,可以在四小時內重複使用一次藥物。對於發熱患者,單純依靠退燒藥的效果可能不好,因此可以採用物理降溫的方法進行輔助治療。
發熱是指在病毒或細菌感染的作用下,機體體溫調節中樞的調定點上移,從而引起體溫調節性升高。針對這種情況,可以依據醫囑或藥物說明書使用退燒藥進行治療,常用的退燒藥包括布洛芬膠囊,對乙醯氨基酚片以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等。某些患者的體溫可能偏高,若患者在使用退燒藥後發熱症狀持續不緩解,可以每隔四小時重複用藥一次。然而,過度頻繁的用藥會給肝腎代謝帶來負擔,嚴重情況可能導致肝腎功能損傷,並增加藥物產生不良反應的風險。
除藥物治療外,患者也可透過溫水擦浴、酒精擦浴等物理方式來降溫。此外,可以將冷毛巾或冰袋放在額頭上進行降溫,但冰袋使用時應用毛巾包裹,避免對面板造成凍傷。患者還可以使用溫毛巾擦拭頸部、腋下、腹股溝等大血管走行處,以幫助降溫。
患者在發熱時可以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雞肉、魚肉、豆製品等,以補充發熱期間機體的消耗,並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如果持續發燒三天且症狀沒有明顯減輕,建議前往醫院內科就診,並進行血常規等檢查以查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