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的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在長時間的蛙式石膏固定或佩戴蛙式支具後,可能會導致股骨頭發生缺血壞死。壞死的骨頭會被吸收,軟骨基質則會受到持續的壓力而扁平化並向周圍膨大。因此,必須禁止負重,並採用適當的支具治療,以使股骨頭恢復至球形輪廊,或至少達到頭白適應的水平。然而,在股骨頭恢復過程中,股骨頭會變得膨大,加之原本的軟骨性髖白髮育不良也會隨著股骨頭的膨大而發生變化。因此,評估頭白對應關係的好壞,以及股骨頭是否有外移和骨性髖白是否發育不良,必須等待股骨頭完全恢復後才能進行。
在股骨頭完全恢復之前,需要禁止負重,並佩戴雙下肢外展50、60度的支具,該支具適用於行走(方便解除支具以進行關節活動和肌肉力量練習,但不允許負重、跪行或站立)。走路是不允許的。每隔大約4個月進行複查拍片,以觀察股骨頭缺血壞死的恢復情況、股骨頭位置以及頭白關係。如果最終髖白的傾斜度(髖白指數)仍然較大,且股骨頭存在外上移位,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