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隨著胸部CT的普及,肺部結節的發現率越來越高。對於結節而言,主要的問題在於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有時,當結節非常微小或者很小的時候,很難直接判斷其性質。如果考慮良性可能性較大,一般會建議定期複查,如每隔三個月或六個月進行複查,以此來判斷結節的變化。
然而,很多人在這種情況下會尋求中醫治療。結節可以理解為肺部異常組織在CT上的顯示。就像面板上長痘痘一樣,結節就像是在肺部長了一顆類似於臉上痘痘的東西,表現為與周圍肺組織密度不同的影像。從西醫角度來看,結節的病因很多。如果考慮存在感染因素,可以進行抗生素診斷性治療,並需要定期複查。
而在中醫角度上,結節往往是痰瘀毒互相結合的情況。中醫治療主要是透過祛除淤積的血瘀、化痰、行氣以及散結的方法。肺部出現結節本來是不應該出現的,就像田地本來應該長莊稼一樣,但是長出了雜草。這時候不僅僅拔除雜草是重要的,更關鍵的是改善土壤結構,使田地不再具備雜草生長的環境,從而抑制雜草的產生。這也是中醫治療的理念,不僅僅解決表面問題,更關註解決根本問題。
這個理念與腫瘤治療有一定的相似性。在門診中,我遇到過很多肺部小結節的情況。經過辨證論治後,再複查CT時,發現結節縮小或部分消失,患者也感到非常高興。與此同時,患者的體質狀況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