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子宮肌瘤不會導致月經量減少。子宮肌瘤的主要症狀是異常的子宮出血,大多數表現為月經量增多,即原本正常的月經量突然增多。通常透過衡量月經是否過多來判斷,一般一次使用一包半的衛生巾可以視為正常狀態,如果突然一箇月增多了,首先要考慮是否為子宮肌瘤。
另一種情況是月經不規律,經前和經後都有少量出血,還有一些肌瘤會導致經血流動不暢,同時伴有痛經。
子宮肌瘤的另一箇重要症狀是子宮增大後對周圍組織的壓迫,包括對膀胱的壓迫。例如尿頻,總感覺需要上衛生間,或者有尿不盡的感覺,最嚴重的情況是壓迫輸尿管,導致腎積水或無尿症。
一旦患有子宮肌瘤,治療方式應根據症狀、年齡、懷孕要求以及肌瘤的型別、大小和數量等全面考慮,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一般無症狀者不需要治療,特別是接近絕經期的婦女。絕經後,肌瘤通常會萎縮,症狀也會消失,可以每3至6個月進行隨訪。如果在隨訪期間出現症狀,可以考慮進一步治療。手術仍然是目前子宮肌瘤的主要治療方法,常用的手術方式包括肌瘤切除術和子宮切除術等。對於症狀輕微、接近絕經年齡或全身情況不適合手術的患者,可以採用藥物治療。
最後,需要提醒女性,只要出現異常的子宮出血,一定要就診,因為這種症狀還可能與其他許多疾病混淆。一些惡性疾病也會表現出這些症狀,因此一定要請專科醫生進行判斷,進行鑑別診斷,以確定是否患有良性子宮肌瘤。
參考文獻:
[1]謝幸,孔北華,段濤.婦產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304-306.
[2]張莉,閭錦秀.常見婦科病防治常識[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