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而言,他汀類藥物是最常用的治療藥物,也是心腦血管科醫生最熟悉的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具有良好的降脂和心腦血管保健效果,但同時也存在潛在的風險和不良反應,這是臨床醫生和患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因此,在使用他汀類藥物時,不僅要關注其療效,還要警惕可能引發的不良反應。
經過臨床醫生長期關注,發現他汀類藥物可能引發以下不良反應,故在使用時需加以警惕。
首先,他汀類藥物容易導致肝功能損害。這是藥物性肝損傷的普遍特點,其對肝臟的影響主要表現為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的升高。
其次,他汀類藥物容易引起肌肉疼痛。肌痛是口服他汀藥物後常見的不良反應,大多數患者會逐漸適應或減輕症狀,但如果持續不緩解,需警惕橫紋肌溶解的可能性。
此外,長期使用他汀類藥物可能引發血糖異常,增加新發糖尿病的風險。然而,不同臨床實驗研究中報道的發生率不一致,因此在服用他汀類藥物後,應密切監測血糖情況以指導治療。
橫紋肌溶解是他汀類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之一。出現橫紋肌溶解時會有一系列不適症狀,例如肌肉疼痛、痠痛、腎功能不全和發熱等,可透過檢查心肌酶譜加以區別。
最後,他汀類藥物可能引起消化道副作用,如食慾不振、納差、乏力和腹脹等。這在口服他汀類藥物的患者中較為常見,需引起警惕。
任何藥物都有可能引發不良反應,但不能因為他汀類的副作用而忽視其療效。儘量避免產生更嚴重的副作用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