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學的進步與發展,肺癌的治療手段日益豐富多樣。在確診肺癌後,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身體狀況、肺癌的病理分型、臨床分期、基因狀況、PD-L1表達情況和合併疾病等因素,以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總體來說,肺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化療、放射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介入治療和中醫藥治療等。每種治療方法都有其適應症和優缺點,下面將對各種治療方法進行簡要介紹。
手術治療是I期、II期和部分III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首選治療方法,也是I期和部分IIA期小細胞肺癌的首選治療方法。微創外科手術已逐漸取代傳統外科手術,成為肺癌手術的主要治療方式。電視胸腔鏡和達芬奇機器人手術已被廣泛運用。
化療利用化學藥物殺死腫瘤細胞,抑制其生長繁殖,並促進分化。化療是一種全身性治療手段,對原發灶、轉移灶和亞臨床轉移灶均有治療作用。在非小細胞肺癌中,化療聯合靶向藥物、免疫藥物和抗血管藥物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放療是一種利用放射線治療腫瘤的區域性治療方法。放射線可以破壞細胞染色體,使細胞停止生長並消滅癌細胞。肺癌的放療包括不可手術的早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區域性晚期肺癌的同步放化療,以及晚期肺癌的姑息性放療。約70%的肺癌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療。
靶向治療指透過靶向特異性藥物與腫瘤細胞特定靶點結合,引發腫瘤細胞凋亡。靶向治療主要適用於存在基因突變的患者,可以選擇靶向藥物進行治療。
免疫治療透過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利用機體自身的免疫系統來消滅腫瘤。目前的免疫治療主要是指免疫檢查點抑製劑的應用,這些抑製劑透過調節T細胞活性來殺傷腫瘤細胞。
介入治療是一種創傷較小的治療方法,可以在不開刀的情況下對病灶進行治療。它包括經血管或經面板注射藥物、使用器械作用於病灶區域性以及恢復管道功能等。
中醫藥治療主要透過中藥來提高免疫力,促進機體功能的恢復,減輕放化療的不良反應,有利於治療的順利進行。
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除了早期肺癌可透過外科手術進行區域性治療外,大部分分期的肺癌需要綜合運用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介入治療和中醫藥治療等手段進行綜合治療。根據患者的整體情況、腫瘤特性、各種治療方法的效果和毒副作用進行綜合評估,才能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