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散光來源,可以將其分為魚膜散光和晶狀體散光。也就是說,眼睛的“鏡頭”由角膜和晶狀體兩部分組成。角膜不圓形會導致角膜散光,晶狀體不圓形會導致晶狀體散光,而大部分散光都是角膜散光。
(2)根據散光的規則程度,可以分為規則散光和不規則散光。規則散光的眼睛形狀為橢圓球面,可以是橫橢圓、豎橢圓或斜橢圓,其中屈光力最大的子午線與最小的子午線垂直。規則散光可以透過框架眼鏡或隱形眼鏡矯正。不規則散光的角膜形狀不規則,通常由角膜外傷、炎症、圓錐魚膜等原因引起,很難透過框架眼鏡片矯正,所以大部分散光都屬於規則散光。
(3)根據散光的軸向,規則散光可以分為順規散光、逆規散光和斜軸散光。
對於負柱鏡,其軸向在0-30度或150-180度之間的是順規散光(紅色),在60-120度之間的是逆規散光(綠色),在30-60度或120-150度之間的是斜軸散光(黃色)。
對於正柱鏡,軸向在0-30度或150-180度之間的是逆規散光,軸向在60-120度之間的是順規散光,軸向在30-60度或120-150度之間的是斜軸散光。
換個說法,橫橢圓球面的角膜(垂直方向屈光力大,水平方向屈光力小)會導致順規散光,豎橢圓球面的角膜(水平方向屈光力大,垂直方向屈光力小)會導致逆規散光,斜橢圓球面的角膜會導致斜軸散光。以順規散光為例,順規散光即垂直方向屈光力大,水平方向屈光力小,所以在矯正時可以在垂直方向增加負柱鏡,或在水平方向增加正柱鏡。根據前文所述,柱鏡的軸向與子午線垂直,因此,負柱鏡的軸向在0-30度或150-180度之間就是順規散光。
(4)在規則散光中,屈光力最大和最小的兩條子午線形成兩條“焦線”(而不是一箇焦點)。根據這兩條焦線與視網膜的相對位置,可以進一步分為單純近視散光、單純遠視散光、複合近視散光、複合遠視散光和混合散光。
對於單純遠視散光,一條焦線在視網膜上,一條焦線在視網膜後。這種情況可以透過正柱鏡進行矯正。而對於複合近視散光,兩條焦線都在視網膜前,可以透過負球鏡加負柱鏡進行矯正。
至於混合散光,一條焦線在視網膜前,一條焦線在視網膜後,可以透過正球鏡加負柱鏡或負球鏡加正柱鏡進行矯正。
單純散光通常對視力影響較小,而複合散光對視力影響較大。遠視散光更容易導致視疲勞。